分卷阅读543(1/2)

立这样一个女子所出的皇子为太子,众人心里过不去那道坎儿。

不过听说皇次子身体很健康。

我,现在他是皇长子了。

宫里就没有第二个皇子。

你立,还是不立?

皇上最近心情也不好,谁也不敢提这事儿;加上京中大旱,皇上发了脾气,谁再敢议论已逝的皇太子,以“大不敬“治罪!

这下子,都老实了。

乙酉,录囚。

旱情依然还没有缓解,最后阁老们出面,退休了两位阁老,补进内阁两位阁老,然后群臣自省,御史言官都在内。

丁亥,遣使录天下囚。

京中大旱吴有为还不知道,他只惦记着自己的那个大侄子,要会试了,因为两地相隔太远了,消息并不怎么畅通,吴有为这个忧郁啊,一到会试那几日,整天的坐立不安

但是这边的事情还不能耽误,民用港口建设的差不多了,吴有为开始安排人手,尤其是税这一块,现在是税时间,他要大力发展就得招揽商家,那一一排一排的商铺不是白盖的,他到时候是要卖钱贴补县衙的,他付出的钱到时候也得回来。

上海县用工多,自然就有人来这边做生意了,最开始是走街串巷的货郎,有统一一的绿色马甲发给他们,这是吴有为规定的。

其次是工人们的服装,统一是半截袖,方便干活,九分裤,系带的裤腰带,鞋子就是很简单的草鞋,编成人字拖的那种。

这地方到了四五月份就热起来了。

满街的玉兰树都开了花,整座上海县都飘着玉兰花的香味儿,这让更多的人觉得,上海县漂亮了。

加上双季稻长势快,百姓们看到了希望,更是活得有滋有味,不少务工的人员纷纷涌向上海县。

这一日,吴有为正在看账本开支,老张跑了过来:“大令,不好了!”

“大令好着呢。”吴有为合上账本:“怎么了?”

“青浦县的海隅乡,遭了倭寇!”老张紧张的道:“万大人带人去了,让小的跟您说一声,还有,县城是不是也要有所准备?”

“海隅乡?”吴有为皱眉。

整个上海(崇明除外),古代划分为十八个乡,分别是:风泾乡、胥浦乡、仙山乡、云间乡、白沙乡、华亭乡、集贤乡、修竹乡、长人乡、高昌乡、北亭乡、新江乡、海隅乡、春申乡、安亭乡、临江乡、平乐乡、醋塘乡。

只是那时是万历年间了,而且这些乡都已经早被分了出去,上海县现在是个新兴县城而已。

其中的海隅乡,之所以叫“海隅”,乃是因为那地方是靠海的一处偏僻的村子,可能是因为偏僻,那地方很少遭遇台风的袭击,所以生活相对来说富足一些。

突然遭到了倭寇的袭击,这让吴有为很是生气:“让人都严阵以待,万大人领的什么人过去的?”

“水军和那个,那个什么水陆两栖大队?”这个名字因为够特殊,老张还真记下了:“好像还搬了不少东西....”

说实话,老张认为那地方不穷,起码能提供得起去的人的伙食,可万大人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带了不少东西过去,不重么?

“他自有用意。”老张不知道那些热武器的厉害,万通可能是想让那些新兵蛋子们来点实战,放个真炮打击一下真正的敌人。

再说那些武器并不重,背着跑完全没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