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4(1/2)

上梁是要放鞭炮的,噼里啪啦一阵子热闹过后,便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吴有为却道:“还是回县衙吃吧,这里都是大鱼大肉的,你们也吃不下。”

因为今日上梁,乃是喜庆的日子,所以工地今天中午的饭食便是果仁菠菜和红烧大鹅,就连咸菜都是清蒸咸鱼丝,汤水是绿豆汤。

果仁菠菜里头还放了不少新鲜的春蒜;红烧大鹅那油足足有半锅那么多!

这饭食他们肯定吃不下的,吴有为虽然想吃,可总的照顾一下这二位的感受,于是坐着小车拉着他们俩回了县衙。

后厨也早早的就备好了午饭。

依然是一桌素斋。

吃过饭之后,请了黄阿星和田大力过来,吴有为事先跟他们说了,入了小吏这一行,三代之内可不能考功名了。

谁知道俩人竟然全部在乎!

说的理由都差不多:两人都认为自己三代之内肯定都聪明不到哪里去,将来想娶个聪慧一点的女子进家门改善一下自家的血统,那也得三代之后才能见到效果了,干脆这就当个小吏吧!

守家在地不说,好歹也是衙门里混饭吃的人了。

以前的衙门什么样儿?那真是麻绳提豆腐,提都提不起来!

现在的衙i门,打破脑袋都想挤进去啊!

工资高,待遇好,尤其是里头的人同意着装,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煞是好看。

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吴有为虽然没当过县令,可他以前可是管过一个私人学校的,学校就是社会的缩影,所以管理这么一个县,他很是如鱼得水。

他不揽权,所有的权利都下放,他只看结果。

所以现在在上海县的人都是各司其职,并且有真正的权限在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般人谁会这么放权啊?

于是这俩人这就说定了,第二天来县衙上班。

而吴有为又跟两位说了说七月半的法会。

最后派人专车送了两位回去,并个人捐献善款,寺庙和道观都是一一百两,附赠百斤稻米。

等到了第二天,俩人果然来了。

“县衙拨了一个小院子给你们俩当办公地点。“吴有为亲自领着他们俩到了一座小院子里:“这里便是宗教办事处,你们俩就在这里办公。”

这座小院子里有正房五大间,左右厢房各两间,倒座房四间。

院子不大,但也是新搭建的不是?里头什么设施都全,连假扮过夜的班房都包括在内,本来建设的时候,便是每个职位都有份,又多建了八个小院子,吴有为这是未雨绸缪,想着日后有所增加了,衙门里也能转悠的开。

他们这个小院子有两个正式职工,就是他们俩;其次有两个外聘的公务员,负责协助他们工作。

另有专门人士负责打扫卫生,当然,他们的桌案之类的得自己动手,保洁人员只负责地面和外面的院子。

“好好好!”这俩人倒是不挑剔。

“你们的任务也不多,就是管理一下宗教事宜,堪合度牒。”吴有为介绍了一下他们的职责:“大到各个庙宇的情况,小到香烛的质量,以及有某些人想要出家,理由呢?堪合这一块很重要。”

不能肆无忌惮的谁想出家就出家。

历朝历代对于方外之人都很宽和,虽然大明暗地里也很防备宗教,但是明面上还是敬重这些出家人的,例如出家人是不服劳役的,这一点就很让人心动。

上海县因为吴有为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及水泥混凝土的出现,官道上清一色的水泥大路,堤岸更是用青砖水泥一次性搭建成功,没了繁重的劳役,每年那点规定的劳役时间,也就是清理清理黄浦江的淤泥而已。

而且黄浦江通海,只要将淤泥清出吴淞口,到了大海里,自然,海水就会帮忙解决了。

安顿好了这两位,吴有为就回了他的办公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