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8(1/2)

之一被上海来的大款们给预定了。

就这,还有好多人没买到,整天到县衙里找杨一清谈心,让他学一学上海的大令,看人家那里,都是先给自己人安顿好的嘛。

杨一清特意跑来跟吴有为道:“我的担心都白了。”

因为这些人盲目的相信他们也会过得跟上海县那边一样的好。

“我就说你瞎操心,我的房地产事业啊!”吴有为哭天抢地:“我的银子啊!”

场一清哭笑不得。

万通的水军里也有青浦县人,他们现在腰包鼓起来了,带着家小在营岛住下了,可家里人还没得地方住呢?

于是万通代表军方又跟杨一清预定了一个小区的住宅,大概五百家左右:“记得划在一个小区里头,到时候这就是水军家属区了。”

因为营岛上耕地有限,这些军户们还是得在青浦县这边生活。

想要生活就得有房,地的话,屯田有的是,只是海边种地的少般都是出去打鱼。

水性好胆子大的出一趟外海,回来够吃三个月的了。

加上这边用工的地方太多了,人根本不缺活儿,只要肯吃苦,肯定能发家致富。

“等我这边盖完了第一批,就琢磨个地方,安置家眷。”杨一清现在走路都脚下生风:“保证给你选个风水宝地!”

第390章程鹏云的到来

杨一清那边盖房子开发弄的热火朝天,吴有为这边也有所获,玻璃厂现在生产了大量的...果盘!

没错儿!

因为技术问题,玻璃厂最开始生产的都是果盘,果盘这东西好弄,整一片玻璃一拉伸,它就自己自然形成了。

虽然浅了点儿,不规则了点儿,但是玻璃制品乍一看,在没有见过玻璃的人眼中,还是很惊艳的。

只是销路,吴有为还没想好,他在想着,自己官方已经在经营盐巴和白糖了,这个生意是独门的,不放出去也好,可是玻璃制品再也不能自己把持着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熟人找上门了。

见到他的时候,吴有为简直喜出望外:“万里兄!”

没错儿!

这位便是杨一清的那位表哥,程鹏云,字万里的那位行商的表哥。

“吴县令啊,小的这次来,可是寻找商机的啊!”程鹏云在见到吴有为之前,是想过俩人见面的场景的,不过表弟说吴有为还是原来的吴有为,他不信,好歹过了这么多年。

虽然每年都有年礼往来,也有书信相通,可终究是多少年过去了,对方还是探花郎,当了县令。

而且说这是“天下第一县令”都不为过。

看看上海县建设的呦!

“欢迎,欢迎啊!”吴有为大乐:“这可真是正打瞌睡呢,枕头来了。”

程鹏云不知道吴有为这是什么意思,呵呵乐着不吭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