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76(1/2)

,私贸兴起,后周始许民与回鹘私市。

宋、辽、金、元在边境设榷场互市。

在那个时候,海外通商更加重要。

尤其是宋代,于广州、临安、明州、泉州等地设市舶司,还有密州板桥镇、上海镇、华亭县、青龙镇、江阴、温州等处设舶务和舶场。

元代因为是少数民族开创,所以它只在泉州、广州、杭州、庆元、温州等地设市舶司。

到了明朝,永乐时期,依然沿用元代的规制,在泉州、广州、杭州、庆元、温州等地,仅准贡舶互市。

也就是送贡品的外邦船只可以互市,做买卖,别的是不允许的。

而在北边,只有边民互市。

边民互市贸易是指边境地区边民在陆路边境二十公里以内,经朝廷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而且大明还有规定,寸铁不许出关。

哪怕是锅铲子、切菜割肉的刀子,都不许!

虽然大明的这一硬性规定很极端,却愣是拖垮了蒙古的铁骑。

因为“寸铁”不许出关,蒙古那边连铁锅都少见,谁家要是有一口铁锅,那简直是让人羡慕。

也因为此,当年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的蒙古的铁骑,过了这么多年,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大明跟他们做买卖的人,贩卖的最多的是茶、盐、糖和布匹。

突然朝廷要开互市,这是怎么回事?

“大臣们......能允许么?”吴有为担心的是那些大臣们,尽管他们都忠于大明,却也迂腐的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第439章实践......出真知

“他们倒是想,可朕想开互市。”宪宗皇帝霸气的道:“朕是发现了,他们的话,听,是忠言,不听,就是风!”

这是当“耳旁风”吹过了就算......。

“是吗?”吴有为吸了吸鼻子:“那太子殿下暂时由臣一个人教导了。”

“不错。”宪宗皇帝点头:“朕详细你的能力!”吴有为更加觉得压力大了:“臣一定好好教导太子殿下。”

宪宗皇帝却语出惊人道:“除了教导太子,还得给朕弄个边贸计划。”

“啊?”吴有为觉得自己幻听了:“边贸跟臣有什么关系?”

“你放心,朕不会说是你做的计划书。”宪宗皇帝以为他怕人知道他参与其中,尤其是边贸,一直是朝臣们的一块心病:“你作好了,我让别人出头。”

意思就是怕出头的橼子先烂,让吴有为避开风头。

“不是,臣自己作的自己署名。”吴有为却是很有担当的道:“臣可是有文财神之称的人,臣说开边贸太对了!”

吴有为兴奋不已:“臣可以设一个陷阱,让外族,再也不敢朝我大明呲一呲牙!”

“哦?”宪宗皇帝来了兴致:“说说看?”

“皇上,我们给他们吃的,喝的,穿的,戴的,让他们完全依靠我大明生存,谁敢对我大明不恭敬,就断了他的粮食,断了他们的酒水供应,他们吃惯了粮食,还能回到过去那只吃肉的生活么?”吴有为道:“再派人过去开设学校,过个百八十年的,都说我大明的语言......。”

说白了,就是一手捏住民生,让对方不得不依赖大明生存,最后文化入侵,等都通化的差不多了,哪些地方会主动加入大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