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1(1/2)

主出宫,不是让你问我们的!”其中一个脑袋转的快,立刻就反驳了吴有为的问话。

“大人,此言差矣。”吴有为摇头晃脑:“不能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还说我领着的是你们家没出过门子的闺女呢。”

“你!”那大臣家里还真有两个未出阁的女孩儿。

“你什么你?”吴有为牙尖嘴利的道:“总不能你们说我领着公主出宫了,我就得承认吧?人证呢?物证呢?消息来源呢?公主生长在深宫里,本官说领出去就领出去了?你以为是你家闺女,是个男人就能领出去么?”

反正他们出去的时候,可都是男装,谁敢说是公主?

皇帝肯定不会承认,倒是他们的消息来源,他们敢说么?

宪宗皇帝肯定不想让自己的后宫成为马蜂窝,一点风吹草动外面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

这年头虽然没有隐私权,但是吴有为将心比心,自己也肯定不想让人对自己了如指掌。

因为那太没有安全感了,除非是自己重要的人,例如万通,那是自己的爱人,当然可以让他了解,从里到外的了解,了解的不够都觉得他不爱自己了。

可是一个不熟悉的人,对你的一切都了如指掌,那就......太让人毛骨悚然了。

果然,宪宗皇帝的心思让吴有为猜中了个七七八八:“说吧。”

宪宗皇帝都问道这里了,谁还能抗住?因为如果再不说,宪宗皇帝恐怕就该让东厂的人来办了。

那就是大案要案了。

闹开了对谁都不好,毕竟“窥视宫闱”可不是个小罪。

“皇上啊,老臣是为了那不孝的儿子,他对不起公主啊!”崇德长公主的驸马乃是杨伟,兴济候杨善的孙子,现任兴济伯杨宗的嫡次子。

杨善是个奇人,为人圆滑,善于雄辩。

永乐元年,任鸿胪寺序班,进右寺丞。

明仁宗即位,擢鸿胪寺卿。正统年间,擢为礼部左侍郎,当年代宗派使瓦剌迎接明英宗归国,派去的使臣便是杨善。

天顺元年正月,杨善参预谋划英宗复位,封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封兴济伯,赐世券,掌左军都督府事,兼礼部尚书,寻改守正文臣。

天顺二年卒,终年七十五,赠兴济侯,谥号忠敏。

其子杨宗袭爵,降为金吾卫指挥使。

因为杨家对英宗皇帝自始至终都是臣子的姿态,所以英宗皇帝在的时候,就定下了这门亲事,等到宪宗皇帝登基,成化二年便为崇德长公主和杨伟举行了婚礼。

杨宗比不得其父杨善的文治武功,只能当个金吾卫指挥使,家里长子杨健日后是要袭爵的,所以早早的便订了亲。

次子便是杨伟。

说实话,要不是看杨家对英宗皇帝不离不弃,英宗皇帝是不会将女儿下降到他们家的,而宪宗皇帝则是因为杨家当年的确对英宗皇帝很是照顾。

要不然就不是只抓驸马了,杨家全家都得被削爵,流放!

因为杨伟是次子,又是老来得子,便很是娇惯,养成了纨绔性格。

甚至因为他娶了公主,对公主也并不怎么尊重,背着家里人在外养了三个外室,其中一个是烟花之地买来的花魁,一个是江南有名的瘦马,还有一个是他奶娘的女儿。

奶娘的女儿生了个儿子,另两个没生。

关键是崇德长公主还没生个儿子呢!

这就让杨宗生气了,回去真想揍儿子一顿,结果没等他打呢,儿子就被锦衣卫抓走了,他去锦衣卫衙门,不让进去探视。

家中老妻都要哭瞎了眼,嫡长子担心皇上不消气,直接削爵,那杨家可就真的完了。

杨宗不得不出来走动,跟几个驸马家里人商量好了,才在早朝之上发难。

结果光要你解释一下消息来源,他们就卡儿了。

这会儿没办法了,被逼到了这份上,杨宗也顾不得别的了,儿子要紧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