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后难为_分节阅读_240(1/2)

很显然,众大臣,并没有将十二岁的孩子放在眼里。只是武帝余威仍在,众人不敢造次。不少人也各怀鬼胎,深知太子是皇上的亲弟弟,外亲都是沈家。由于武帝这些年把军权牢牢的把在自己手中,也就是沈家那里,所以支持皇上的,自然也支持太子。

于是众大臣有人站出来撺掇,让太子殿下监国。

有老臣表示,太子殿下才十二岁,此时监国不太合适吧?

还有人表示,太子殿下虽然年龄尚小,但他文修天下无双,是治世之能人,监国有何不可?而且,就算太子监国,也不是他一个人来处理这些事,不是还有众辅政大臣吗?可以为太子选合适的辅政团!

晏河紧绷着小脸儿,冷眼旁观。

这一干大臣,看似忠臣良将,实则各怀鬼胎。谁是真正想建功立业的,谁是米仓老鼠,谁是清政廉洁的好官,谁贪墨迂腐、尸位素餐。若是没有一双火眼金睛,是看不出来的。

监国?太子淡淡一笑,说道:“众位大人都觉得,本殿可以监国吗?”

一部分大臣面带笑意,纷纷点头道:“自然自然,太子监国,天经地义!历朝历代,皇上外出,或不能理朝政之时,均是由太子出面监国的。”

偏偏在这时,周云见一身吉服,手持圣旨出现在大殿上。正在议论的众臣立即闭嘴,主动让开通道,并朝他行礼:“皇后殿下。”

周云见神色一凛,说道:“皇上有旨,若他身有意外,命我监国理政。”

第141章

众臣一时间有些懵,不知道是该接旨,还是该出来质疑。许多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尤其是刚刚说要推太子监国的都傻了眼。

周云风脸上冷若寒霜,与他平日里温顺的性子大相径庭,托着圣旨说道:“太子年幼,并不能胜任监国之职。本殿与皇上,向来感情和睦。让本殿监国,也是情理之中。若是众大臣有什么疑问,可以查看圣旨。”说着他将圣旨递给了一直跟在武帝身边的林海。

林海公公打开圣旨,对众臣点了点头,说道:“确系陛下笔迹。”

周云见转头对林海公公说道:“既然如此,那林公公便宣旨吧!别愣着了!”

林海对他恭敬的点了点头,开始宣旨。大概的意思就是,若朕有什么不测,因太子年幼,将由皇后代朕监国。众臣当尊皇后如尊朕,不可有半分不敬之类云云。

没办法,众臣只好跪下谢恩。至少从表面上看,大家都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是当天退朝后,太子却拦下了皇嫂,当着没走的大臣的面质问道:“皇嫂,你什么意思?”

平日里,周云见总是一副和蔼大嫂的模样,如今却过于冷漠了。他冷笑一声,说道:“太子殿下这话,本殿实在不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