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力的创世文华访谈(1/2)

. .

文华·风:最佳导演描述了神奇导演,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现在又回到娱乐文,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机器人瓦力:《最佳导演》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但都已经过去了,这次再写娱乐文,我想说复制最导很容易,创新却很难。我对《电影大师》的期待就是推旧出新,告别美娱文的旧时代,不管是拍电影的方式,还是女角色们的人选,不管故事情感的表达,还是总体上的节奏,或者具体上的细节,所有这些讲故事的方式,都会是一次全新的升级,欢迎使用瓦力牌美娱小说2.0版!

也因此,《电影大师》会是一部很新的书,同样以拍电影为主轴,但你在里面很难找到似曾相识的人物或者桥段。有新就有争议,连载一个月多,反响在我的意料之中,有些最导的旧读者说失望,因为看不到最导的模式,没有最导的感觉;又有些说惊喜,认为非常精彩,都有些不能自拔了。这也是个必然,你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写小说只能为喜欢的人而写。

但是如果你能放下旧眼光,拥抱新想法,《电影大师》就会满满的都是惊喜。我个人觉得,它比最导更精彩、更精细、更好看,这是一场盛宴。

文华·风:为什么你会对娱乐圈和电影这么了解呢

机器人瓦力:对于这一点,我人微言轻,所以先引用ucla德高望重的电影教授霍华德-苏伯在其著作《电影的力量》和《致青年电影人的信》两本书里,对“写你知道的”的见解:

《电影的力量》:几乎在世的每个作者都听过这样的建议:“写你所知。”听从这一建议的作者,一般都会用几个星期、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时间创作出一部非常个人的、极其无聊的、毫无新意的作品。

大多数时候作者的指导人和作者自己都把“写你所知道的”理解成了“写你所经历的”。事实上,很少有作者过着戏剧性十足的生活。如果他们的生活真能如此精彩,估计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或者精力坐下来码字了。所以写你所知往往将作者限制于一个很狭窄的视角里。

但是你所“知道”的并不仅仅是你经历的。保罗-施拉德写《出租车司机》的剧本时,他知道皮条客和**什么呢?马里奥-普佐写小说《教父》时,他对黑帮又知道多少呢?莎士比亚对丹麦人、意大利人、犹太人、罗马人了解多少?美国那些妙笔生花的西部作者们对于他们描述的那个时代又有多少了解?恐怖片中的超自然经历从何而来?《星球大战》、《et外星人》、《终结者》和其他科幻影片的作者能预知未来?

一个作者的个人经历,永远无法宽阔丰富到支撑他一直从事这项多立的创作工作。这里并不是诋毁经历的价值,只是提个醒:如果完全依靠个人的经历,会将富有创造力的人锁进一间狭窄密闭的屋子,而他的经历储备就像氧气一样不久就将消耗殆尽。

创作最令人难忘的电影首要的不是个人经历,不是调查研究,而是感受和富有个人见解的激情。只有十分具有激情的人才能创作出关于任何事情的电影。

《致青年电影人的信》摘录:当听到别人谈论马恩河战役,阿登战役或巴格达战役的时候,常会有退役老兵生气地说:“我知道!我当时在现场!”以此声称自己对此见解高明。但这样的老兵很有可能一直都躲在散兵坑里,或趴在悍马车底下,以保护脑袋不被炸弹炸飞。如果他敢伸出头来,他最有可能看到的是两三百码开外硝烟弥漫,点火纷飞,战士们伤亡惨重的景象。那么,这位老兵到底知道什么呢?他可能对战争恐怖的所知也仅限于此。在后防线上的将军虽然视野更广,但是他也只了解我方的战况。而历史学家或讲故事的人由于拥有战斗双方的记述和档案,他们虽然没能亲临现场,但有时却能比某个单独的见证者描述出更为完整的历史画卷。

换言之,就算一个混过好莱坞片场的人,没有做过系统的资料研究,他也很难写得出好的美娱小说,有人去片场跑个龙套,他经历了,但他知道电影营销么?有人给某部电影设计了一款海报,他也经历了,但他知道表演是怎么回事么?

生活总是平淡的,可小说不是平淡的生活。创作任何东西,知道、想象和激情,永远比经历更重要。

我的了解就是这么回事,首先我是一个超级影迷,还有着最导的积累,然后为了写好《电影大师》,从今年年初起我就开始准备了,《天君》完本后集中准备了三个月。今年里,我通读了50多本跟电影制作、好莱坞、美国有关的专业书籍(包括苏伯那两本),30多本美国翻译小说,还有30多本工具书没通读,需要的时候可以用上。

三个月里集中火力还看了100多部外国电影,重温美式对白和提高英语水平;此外把网文里所有热门的娱乐文看了个遍,没有哪本是我没看过的,所以我对这个题材有着很深的研究,比最导时更高的理解。再就是创作过程中,做人设、写细节,都是维基,谷歌,百度……一个不能少,一刻不能停,《电影大师》里甚至每写一个故事场景地点,我都会去谷歌地图看一下街景,是的,里面的场景几乎全是真实存在。

就是靠这些充足准备,我知道了很多,我有了灵感,有了激情,有了想象,所以可以写出我认为可信的故事,可靠的细节。

我知道一些历史作者会用这种创作方式,不清楚还有没有人这么去创作一本都市娱乐小说,但我就是这么做的。所以有时候看到有读者说我灌水、说我假什么的,大多数时候我一笑而过,但有时候也真的会很生气,骂句“你懂个球!”,距离“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境界,还要有一段修为啊!

但是还有些话想说,看这么多资料书籍,是为了让自己对好莱坞电影工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个全面的感觉,创作有趣、热血、激动人心而可靠的故事。不得不说,有些娱乐文为了抛所谓的干货,却忽略了小说本身最重要的故事性,让人很遗憾,不应该这样,所有的资料干货是为故事而服务,故事和人物是第一位的,其它都靠后。

像我准备了这么多,不一定都会用上,也没必要都抛出来,写故事时需要的话就信手拈来。如果为了抛资料而写故事,那就本末倒置了,所以这是这种做法需要警惕注意的地方,不要让努力付之东流,每段介绍、说明和资料都必须是对故事本身起到什么功能作用,绝不能单纯为了一时嘴爽,显得高大上就贴一些没用的罗嗦东西。不过也不要毫无资料的乱写,那样毫无说服力,如果想写一篇好的娱乐文,一本好的小说,准备永远不嫌多。一句话,小说永远故事为王,故事是主材,干货是香料,与君共勉。

文华·风:在生活中,你喜欢看哪些类型的电影,会尝试自己去写一些剧本,甚至拍摄一些短片么?

机器人瓦力:我是个不挑食的影迷,除了恐怖片!这类型看得最少,尤其是日本的恐怖片,不想看,咳咳,是不想!但其它的,不管什么国家,语言,类型,年代,动画真人还是粘土,我都喜欢,像很小很小的《十二怒汉》,很大很大的《阿凡达》,印度的《三个傻瓜》,巴西的《上帝之城》,当然还有《机器人瓦力》!超爱。大家片荒的时候,不妨看看黑白电影,很多黑白片的故事性反而是现在没有的,还有一些遥远的实验电影,也很好玩,但要有字幕(哎,射手网没了,哭死啊)!不过要说最喜欢,最好娱乐之余能带来思考啦,《少年派》看了n遍,《变形金刚》系列只完整看完第一部(打斗场面根本看不清楚谁打谁好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