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纪事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55(1/2)

“陛下,臣明白陛下的意思,陛下也该明白臣的意思。此事的症结并不在他身上,而是在陛下的身上。陛下此时觉得这般安排,很是妥当。但是陛下有没有想过,到了他日,如此安排是否妥当?”沈莫是皇帝最信重的臣子之一,又是看着皇帝长大的,对他的诸多心思,自是明白的。

皇帝要将卫衍调到他的跟前来历练,又下了份旨意命他细细提点好好教导,并不是闲着无聊闹着玩,而是在为日后做打算。他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恐怕掌不了这近卫营几年,就会告老还乡,皇帝自然要事先安排好日后的执掌接位之人。

皇帝这般考虑,极为明智,但是皇帝提出来的这位人选,在沈莫看来,是极为不智的。

并不是说卫衍太笨,就资质而言,卫衍肯定算不上聪明活络机智过人,但是毕竟不是笨蛋,怎么算也能算是中人之智,只要严加教导,又有皇帝在后面撑腰,等过个几年执掌近卫营想来不是什么难事。

况且近卫营的选拔,从最低等的亲军、侍卫一直到近卫营大统领,聪明才智明干练这些东西并非首要条件,够用就好,最最重要的是要对皇帝忠贞不二,不是对国家对皇家忠贞不二,仅仅是对皇帝一个人忠贞不二,简而言之,近卫营是皇帝的亲军,是一支拱卫皇帝安全,只忠于皇帝一个人的军队。

低等亲军、侍卫也许只要求他们对皇帝的忠诚,但是说到近卫营大统领,除了他对皇帝绝对忠诚还不够,他还必须得到皇帝绝对的信任。

这个位置,就算由一个再聪明再能干,再对皇帝忠贞不二的臣子来担任,若他得不到皇帝愿以性命相托的信任,也是坐不安稳的。

但是,君王的信任,从来不是臣子想要就能得到的,而且与臣子聪不聪明能不能干,也没多大的关系,古往今来多少名将能吏,只因为“莫须有”,就下场凄惨,就可以知道,臣子想要得到君王的信任,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以卫衍与皇帝现如今的关系,彼此间的忠诚与信任的确不存在任何疑虑,但是日后呢?沈莫皱起了眉头,想到若日后君是君,而臣仅为臣,卫衍还会对皇帝忠诚如昔吗?皇帝还会对卫衍信任如昔吗?

与其到那时候君臣相疑结局叵测,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给他这个机会。皇帝此时欢情正浓,不妨将他放在身边做个近卫,等到了欢情已薄那日,若皇帝心中对他尚存几分怜惜,将他外放出去为官就是。

这般处置,才不会导致日后君臣彼此都为难的局面,所以在沈莫看来,皇帝如今的举措是不智之举,放在眼下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等到了日后就很难说了。

“大统领不必多虑,照着朕的意思去办就是了。”景帝出言宽慰他。

沈莫这么反对,是怕日后若他负了卫衍,或者卫衍负了他时,该如何是好吧?

若他负了卫衍,想必到时候卫衍会二话不说高高兴兴地回家娶妻生子,他不是整日念叨着自己何时会厌了他,肯放他走吗,等真的肯放他走的时候,想来他定会好好地“谢主隆恩”。

若有朝一日卫衍负了他,景帝想到这个念头,心里顿了一下,然后哂然一笑。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允许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了,他保证会让卫衍后悔,非常的后悔。

“臣恳请陛下三思而行。”沈莫知道自己是在白口舌,他打小看着长大的皇帝,是什么脾气他还不清楚吗?

这旨意皇帝既然下了,肯定不会回,至于后悔,就算皇帝到时候真的会后悔,以他的脾气,他绝对会让对方比他更后悔,但是这些话虽然是白口舌,他还是要说,因为这是他为人臣子的本分。

“朕意已决,大统领不必多言。”景帝这话说得非常坚定。

“陛下既然如此决绝,那么臣今日就将丑话说在前头。既然陛下将人交给了臣来教导,还请陛下以后不要插手此事。陛下应该知道,臣的教导向来是严苛的,若他没几日就觉得受不了,要来向陛下哭诉,陛下到时候可不要太过心疼他,过问此事,让臣难做。不过臣也不是个不通情理之人,若陛下到时候实在舍不得,不妨将他调回去,放在身边慢慢地教,只是以后莫要再提让臣教导这种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