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1/2)

保护你们。”

原桦更加感激涕零,连郑直等人也不由动容。

他们本觉得刘荨小题大做,毕竟医不属于士族,他们虽然需要神医,礼遇神医,仍旧觉得医是“工”,心底仍旧有些看不起。

但皇帝陛下却是从天下人角度,给神医礼遇。这他们不得不感慨皇帝陛下的仁慈之心。

连郑直这种自私自利且有些恶毒的人都不由想,如果现在是太平年间,皇帝陛下大概已经开始实施仁政,老百姓们说不定已经快迎来盛世了。

可惜天下已经大乱。在盛世之前,皇帝陛下得先复河山。

随着刘景的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荆州内部暗潮涌动逐渐平息。

刘景身体还好的时候,荆州可还是很听话的。

哪怕荆州望族,也不会搞风搞雨。

刘荨留在了州牧府中,每日除了吃喝休息之外,就是陪着刘景聊天,向刘景请教学问和治国之道。

刘景经过心理挣扎之后,在五日之后,主动向刘荨讨要圣旨,声称自己年老多病,该是卸任的时候,请刘荨另寻荆州牧。

刘荨欣然答应,当场写下圣旨,让李昂接任荆州牧。

刘荨道:“这旨意,就刘勇去宣吧。刘勇就接任李昂汉中郡守的位置。汉中郡位置特殊,你可要给你儿子说,好好干啊。”

刘景立刻谢旨。

刘荨又道:“现在益州正在推行新作物,德兴忙得不可开交,贸然交接容易误事,刘勇先去益州,让德兴教导他,待他能自主处理汉中郡之事之后,德兴再来益州。这之前,要劳你心了。对了,正法,你以后也留在荆州。先在荆州学一段时间,到时候德兴来之后,也容易些。”

郑直立刻领旨。

刘荨想了想,道:“你教导郑直的时候,也带着你幼子一起。以后你跟着朕回成都,把你幼子也带上。待你觉得你幼子能独当一面时,就告诉朕,朕给他派官职。怎么说,朕也要先满足自家人。”

刘景彻底放下心。

虽然他这宗室血脉要追寻到汉文帝时期,但好歹也算宗室血脉。他相信皇帝陛下说的话是真的。

若皇帝陛下不在乎他的姓氏,也不会特意亲自带神医来救他了。

他的病的确逐渐好了,身体也的确不如从前。再让他为荆州殚竭虑,大概是真的有损寿数。他还是用有限的寿命,好好教导儿子。

刘景也算明白了,自己死后,最可靠的还是皇帝陛下。自己两儿子再平庸,跟着皇帝陛下,就凭他主动交出荆州,就凭他姓刘,将来儿子富贵一生是没问题的。

其他势力?哼。他不过是重病,就有人对他下手,他甚至查不出是谁下的手这大概是荆州许多望族都有插手吧。待他死后,说不定自己两儿子会成为这群人投靠其他势力,表达忠诚的“献礼”。到时候别说富贵,可能连命都没了。

刘景捡回一条命之后,疑心病更重了,看荆州所有望族都不顺眼,觉得人人都想害他。

有这种心思,他当然不遗余力的帮刘荨打压荆州望族,让李昂赴任之后,简直觉得太容易了,一点挑战性都没有,甚至有点小失落。

李昂这点受虐狂似的小心思暂且不谈,刘荨见刘景身体好转,开始投身和荆州望族互怼的伟大事业之后,他一时半会儿不想回益州,就跑去荆州探访贤人去了。

刘荨这胆子大到刘景终于了解了郑直说起皇帝陛下时那无时不在的苦笑是什么意思,他也终于确定,或许司俊真不是借刀杀人,实在是拿皇帝陛下没法子。

刘景只能派自己最信任的文晔,领着兵保护皇帝陛下的安全。

文晔本来对投靠他人很是有些抵触,但刘景“投靠”的是皇帝陛下,他就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了。

说白了,刘景本就是皇帝陛下任命的荆州牧,只要刘景没有自立,那么他们就还是汉朝的官吏,忠于皇帝陛下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