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1/2)

这孩子看着软绵绵没脾气,没想到还挺硬气,就是凤璋,多大人了,还跟个毛头小子似的跟人打架。”

王嬷嬷笑道:“有点脾气才好,跟王爷也般配,听说侯爷跟卫国公公子还有镇南候世子都处的不错。”

卫国公府、镇南候府、周家这几家都是皇帝一脉,因此几家的孩子都进过宫给太子做伴读,跟楚向天从小就亲近,后来大了也各有才能,若是一般人,未必能让他们真心相待。

“楚逸真起不来身了?”太后好奇道。

王嬷嬷道:“听说确实伤的挺重,就是面上看不出来。”

太后笑,“也该让他吃点教训,倒是佑龄受了委屈,你去哀家私库里挑几件合用的物件,送到王府去。”

于是打了人的煜王跟康乐候,不仅没受到任何的惩戒,反而又被太后赏赐了不少东西。

至于听到消息气的差点厥过去的永安王跟世子,却无人关心了。

春乐宴之后,三月也走到末尾,御赐的康乐侯府邸还在修缮之中,就是楚向天特意去讨得那座前朝将军府,紧紧挨着煜王府不说,且本身修建的非常恢弘气派。

傅依旧暂住在煜王府上,三月过后天气出越来越暖和,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知道会有旱灾的缘故,傅总觉得今年比去年要热的早,且开春已久,今年却还没下过一场雨。

他有些忧心,往四方镇去了信,让各个铺子除了平常百姓的米粮供应,停止数额过大的买卖,开始囤粮。

庆阳城的铺子也相中了几家,傅跟小乔商量了一番,挑了个地段最好的铺子盘了下来,现在还在休整中,傅将米铺的事宜全权交给了小乔跟常喜,应该再过上一个月左右,就能正式开张。

到了四月中下时,又传来一个好消息,去年开挖的大运河基本已经全部竣工,运河与沣水相连,南北相接,东西纵横,不仅各地的农业受益,还带动了沿岸的商业,不少漕运都借着运河的东风红红火火。

楚向天之后又进宫了一趟,不知道他怎么说服的皇帝,总之皇帝竟然同意了囤粮。

为了不引起恐慌,皇帝动作并不大,只秘密派了人前往南方粮食产粮大的各个郡县,私下里购粮食。

国库虽然相比以往充盈了一些,但是如果真有旱灾,只靠国库贴补必然不可靠,不如趁着现在形势还好,从各大粮商手中买粮囤粮,总比日后灾难爆发,有些奸商囤积居奇,坐地起价的好。

傅家米铺开张时,已经是五月里,米铺的米粮是借着运河的方便从兴东郡水运过来的,都是还未打壳的谷子,这是傅特意留下来的小部分稻种,庆阳城的米铺他不准备卖粮食,而是准备卖稻种。

就前面种过情况来看,老农无意间种出来的谷子确确实实的比先有稻子长得好,庆阳城多有各地商人往来,如说能将新稻种推广出去,不管是对旱灾还是灾后的重建都有不小的好处。

第99章

新铺子开张后,五月过半,傅都在忙碌米铺的事情,傅家米铺在庆阳没什么名气,一般人不知道背后东家的身份,就根本不会买账,傅于是将目标瞄向了周、卫、聂三家。

庆阳这边只种两季水稻,五月正是育秧插秧的好时候,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傅将运过来的大部分新稻种都分给了周传青三人。

卫鞅他们从来不理会庄子上的事情,骤然被傅叫来还有茫然,“新稻种,你忙这个做什么?”

解释的太多傅又怕暴露,只好含含糊糊的道:“无意间培育出来的,比现在稻子产量高而且抗旱抗涝。总共就这么多,你们分一分,到时候让庄子上种上。”

三人里聂尔东最没心眼,既然傅给了,就是他的一片心意,也没多问就乐呵呵了下来,说改天让庄子上的人来取,一定让他们全部种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