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媒体的本性(9800)(2/2)

如果你自闭沉默,低调寡言,那么他们就认为中冇国人是这样的。

如果你开朗活泼,展现出了与他们印象中截然相反的中冇国人的形象,那么就会改变他们的看法。

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足球外交”吗?

荣光第一次接受德国媒体,尤其是电视台的采访,表现出乎意料的好,相信也会让德国人改变对中冇国人的看法吧?

她这么想着。

不过是不是真的起到了那样的作用。还要看看之后德国舆论的反应。

于是莫莉决定等待一天,等明天她去收集德国媒体上的看法。

看看德国媒体是不是真的在关注这件事情,是不是有和她一样的想法。

到时候引用德国媒体的评论,会更有说服力。

想到这里,莫莉开始在电脑上写下她的构思。

※※※

媒体之间的竞争是很j烈的。

当莫莉还在等待德国媒体对荣光上电视台接受采访的反应时,另外一家同时被邀请接受采访的《体坛周刊》,已经迫不及待将采访内容和他们的重磅报道抛了出来。

星期二,每一个习惯去书报亭买报纸的人都会看到《体坛周刊》被摆在了醒目的位置上。

《体坛周刊》在中冇国算是市场化最成功的专业报刊了,趁着中冇国队杀入2002世界杯决赛圈的东风,他们全面超越了老对手《足球周报》。

每个星期二和星期五买《体坛周刊》已经成了很多球迷的固定节目。

因为在欧洲有很多消息渠道和合作媒体,所以《体坛周刊》往往能够第一时间为中冇国球迷奉上欧洲一线的消息,所以深受读者球迷的喜爱。

不过今天,每一个看到这份报纸的人,哪怕本来对《体坛周刊》不感兴趣的人,或者是《足球周报》的忠实读者的人,都会忍不住掏钱买上一份《体坛周刊》。

因为他们今天的头版头条相当有震撼姓。

“中冇国队?荣光没兴趣!”

加粗加黑的标题让这句话显得特别触目惊心。

什么情况?

荣光没兴趣加入国家队?!

之前大家都还在憧憬他出现在国家队,参加今年夏天在本土举行的亚洲杯呢。

怎么突然就传出说荣光没兴冇趣加入国家队了呢?

靠,不会是在国外提前赚到钱出了名之后,就不像来回奔波,参加中冇国队的比赛了吧?

不行,一定要看看他究竟说了什么!

于是大家纷纷掏钱买下一份《体坛周刊》,一看究竟。

就这样,各大城市的《体坛周刊》被迅速抢购一空,各分印的印刷机不得不马力全开,加班加的加印,以供应市场。

那么《体坛周刊》究竟是怎么说的呢?

“……我们的记者注意到,在回答有关中冇国国家队的问题时,荣光表现的有些冷漠。他表示自己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作为中冇国的职业球员,这还有什么好考虑的吗?加入中冇国国家队,难道不是每一个中冇国球员的目标吗?荣光并没有回答‘我等待中冇国国队的召唤’,也没有回答‘我非常希望能够为国争光’。而是出人意料地回答了‘我没考虑过’。我想这个回答意味深长……”

这一段话在报道中被加粗重标了出来。

让读者们一眼就注意到这段。他们不需要去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最核心的内容。

那就是荣光对加入国家队并没有兴趣!

※※※

莫莉整整一天都在调查德国媒体对荣光接受德国电视一台采访的反应,正如她所料,德国媒体对荣光在电视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就是她想看到的东西。

于是她开始整理材料,撰写稿子。

稿子写得很顺利,因为她在翻阅那些德国媒体报道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打了多少次腹稿,现在不过是把她心中的话写出来而已。

很快就写完了,然后润色了一遍。

就在她打算用电子邮箱传给国内编辑的时候,却先接到了社里从国内打来的电话。

“莫莉,荣光那是怎么回事儿啊?”打电话的人是社里国内足球部分的总编李宇生。

这让莫莉有些奇怪,她是欧洲足球的记者啊,和国内足球没什么交集。

而且李总编的问题也很奇怪,什么叫“荣光那是怎么回事儿”?

“怎么了,李总?”

“《体坛周刊》说荣光不想加入国家队,这是真的吗?我们没在你传回来的采访稿中看到相关内容啊……”

李宇生后面的话,莫莉都没听到了。她的脑子里全都是他的第一句话——“《体坛周刊》说荣光不想加入国家队……荣光不想加入国家队……不想加入国家队……”

她怎么就给忘了呢?

就算她对自己的职业道冇德要求高,可不见得所有人都会这么要求自己啊!

媒体,总归还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一群人所掌握着的……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