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得先上牌桌(2/2)

这句话从80年代一直流传下来,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这个时候,一般中小城市买一套房也就两三万块钱。

从收入的角度来说,排除深圳,排除爆发人群和特殊高薪岗位,首先做小生意的赚钱最多,其次农民工收入不算低,甚至高于部分事业单位,比如教师,这时候普通大学老师的工资也就两百左右,和一般效益好点的工厂工人差不太多,大概还低点,之后才是体制内的公务人员,他们的工资多数还在几十块和一百多些的区间内徘徊,总之很多后来令人羡慕的职业,现阶段其实都不吃香。

与此同时,一部大哥大两万不够,好点的彩电、空调等也都是近万的价格,这并不说明多数人富裕了,只说明生产力低下,以及暴发户出现,拜金和炫富的时代初步来临。

而接下来的几年,不管是工资还是衣、食、住、行,每年都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变化,甚至同一年的年头、年中、年尾,都完全不同样。

江澈把烟灭了:“所以,稳定是最不应该考虑的,这时候就连体制内的人都正在往外跑吧?俗称下海。”

1992年,12万公务人员辞职下海,1000多万公务人员停薪留职,这群人中的佼佼者,就是改革开放后三个著名的企业家群体中的“92派”,其中以万通系最为著名,包括冯论、王弓权、潘十屹、易小地等,这一年,他们从hn开始发迹。

可是他们玩的,我现在玩不了,至少冯论多少年前就已经混过中央党校了,跟牟其重也混过,义父更在建国初期就已经是正师级……那我能玩什么?

沿着这条线想下去,线索慢慢清晰,江澈干脆返身找了纸和笔,一边思考,一边记录:

写到这里,江澈冷静下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梳理了一遍,画面出现在眼前:

牌局就要开始了,桌面放着几副牌。

江澈很清楚,自己只要坐上去,就能抓到满手的王炸。

现在的问题在于,他必须先从一无所有走到手握足够进场的筹码,越多越好——这样,他才能坐上牌桌,不错过那些王炸。

写完这一句,江澈起身又点了一根烟,顺便把那张纸撕下来,点了,烧成灰。

未来也许很多变数,但至少现在,他抬头可以看清楚眼前的路,可以努力走好这第一步。

……

……

郑忻峰等一干室友晚上舞会还没结束就提前回来了,因为担心江澈。

今晚的舞会,叶琼蓁也去了,和学校学生处的一些年轻老师一起,她已经在区隔身份了,而且似乎有意的,在散播和澄清她和江澈之间现在的关系。

至少,郑忻峰等人很快就在舞场里听到议论,叶琼蓁和江澈,已经没关系了。

于是,他们匆忙赶回来。

“什么情况啊?一点声音没有。”

“好像睡着了。”

“不会是自杀了吧?”

“……有呼吸。”

“再看看,有没有哭过?”

“喝酒了没?”

“都没有,睡得很安稳。”

“……这小子心真大啊!”

***看深夜福利电影,请关注微信公众号:okdy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