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广邀名士(2/2)

一提起化齐之策,一百个人中有一百零一个说这是迂腐之策,是乐毅邀名之举,就很少很少有人赞扬这是对燕国最好的良谋。

秦异人如此一说,乐毅岂能不感兴趣?

不仅乐毅感兴趣,就是乐间也是兴趣大增,挪过一张矮几,坐到乐毅身边,睁大眼睛,盯着秦异人,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要解化齐之策,必先说天下大势。”秦异人又是语出惊人。

乐间不明所以,乐毅却是微微点头,眼中的赞许之意更浓了。

“齐得渔盐之利,号天下最富之地,可与秦之关中媲美。正是因为齐地富饶,齐国才得以强,雄视天下诸侯。”秦异人剖析起来,道:“若燕国一举把齐国灭掉,固然是美事,却是种无穷祸事。”

“祸事?”乐间不明白了。

“当然是祸事了。”秦异人接着剖析,道:“齐国本是太公封地,受太公遗泽,齐地自成一体,燕国能在短时间内治理好?不可能之事!”

“好!”乐毅叫好,虽然没有喝采,也是赞许之意流露无疑。

“再者,一举而破齐,燕国一举而成天下最强战国,必然引发山东大势剧变,韩、魏、赵、楚四国必不甘心,会谋燕。再者,秦国也不允许燕国坐大,超越秦国,必然会联结山东四国,合纵联兵,共同发兵讨伐燕国。”秦异人的剖析越来越深入,道:“到那时,燕国虽得齐地却不能用齐力,而又面对五国联军,更有秦之锐士披坚执锐,燕国还能不灭?”

燕国若是把齐国灭了的话,必然会引得天下格局出现巨大的变化,燕国必然会一跃而成为超越秦国的第一大战国,会严重威胁到山东的韩、赵、魏、楚四国。

就是地处西边的秦国也会受到威胁,绝不能坐视一个不能战胜的对手出现,一定会联结山东四国起兵伐燕。

“好!采!”乐毅叫好喝采,轻轻击掌。

“先生高瞻远瞩,目光深远,先一步洞悉危机,这才缓灭齐,先化齐入燕。”秦异人的声调有些高,道:“若先生所谋成功的话,等到五国明白过来,已经晚了,燕国不仅得齐地,还能用齐力,已是天下间第一大战国,超过了秦国。到那时,即使五国联兵,燕又有何惧?”

只要齐国战事不结束,五国联兵就不会起,这正是乐毅的高明所在。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留下莒和即墨不攻,以此来迷惑天下。即使有人看透了他的谋划,想要合纵伐燕,别人就会说:齐国战事还没有结束,大势不可知。

等到燕国把齐地治理好了,再来结束战事。到那时,燕国已经雄视天下,与眼下的秦国无异,以一敌五又何妨?

“异人公子果然知乐毅之心,请受乐毅一拜。”乐毅眼里噙着泪花,站起身,恭恭敬敬向秦异人一礼。

“异人妄言,先生不加罪异人已是感激不尽,不敢当。”秦异人忙回礼,对乐毅更加敬重几分。

“原来如此。”乐间恍然,细细思索秦异人的话,越想越是有理。

为了化齐之策,乐间多次询问乐毅,乐毅不愿触及这一心病,未为他解释。今日听了秦异人的话,方知化齐真良谋也。

化齐之策让乐毅倍受诋毁,这是乐毅最大的心病所在,能有秦异人这个年轻人理解他,深深的理解,乐毅是激动难已。

人生在世,知己难逢啊!

象赵王、平原君、信陵君这些名动天下的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把化齐之策不当一回事。不仅不当一回事,还暗中诋毁乐毅有私心。

这么多年,隐居赵国,只有秦异人一人赞赏有加,乐毅对秦异人大起好感,引为知己,执着秦异人的手,慨然一叹:“惜乎哉!燕王不知吾谋,罢吾兵柄,以莽夫骑劫为将,为田单所趁,错失成为第一大战国的良机!”

齐国的渔盐闻名天下,若是燕国得到齐地,要不强都不行,一定会成为天下第一大战国。再有乐毅、剧辛这些良臣相辅,雄视天下不是问题,谁也不敢正眼瞧上一眼,哪怕就是秦国也不得不惧。

如此千载难逢的良机,却因为燕惠王误听流言而错失了,谁能不惋惜?

事情虽然过去多年了,乐毅一想起这事,就是一阵心痛。

“若使燕王如公子这般明达,天下大势操于燕手也!”乐毅更加感慨,打量着秦异人,异常欣赏,笑得很是欢畅道:“自从乐毅隐居于此,少有欢乐之时,今日却是乐毅这么多年来最为欢喜之时。间儿,摆酒。为父要与小兄弟痛饮一番!”

不再称秦异人为公子,而是称呼“小兄弟”,这是把秦异人视为极亲近之人。

“那我就叨扰大哥了。”能得乐毅视为知交,秦异人还真有几分成就感。

放眼天下,能有几人入得了乐毅法眼?

乐间冲秦异人一竖大拇指,一脸的欢喜,他最是明白,今日这般喜悦,对于乐毅是多么的难得。

“小兄弟,今儿我们就放了开了喝。你所虑之事我会一力承担,不仅我帮你,我还会给荀子、公孙龙子去信,邀请他们一起来帮你。”乐毅是性情中人,一旦接受了秦异人,就是无比的热情,大包大揽了。

.

.全部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