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无人用(2/2)

他们也明白,大叔为什么用推车来送馒头:人家大叔根本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锻炼身体……

在餐厅,每个人花了五块钱,吃了一顿饱的。如果不算住宿,每天五十块的生活太容易了。可是如果不是到人家餐厅混饭吃,这五十块,够去酒店吃一个菜吗?

老百姓的生活保障没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不够方便。

那些小饭馆之类的,虽然没有,也造成城市干净,容易管理。但是毫无疑问,对普通人的生活来讲,却缺少了很大的方便和乐趣。

公共餐厅,不是长久的办法。

可是要鼓励人家去做,你一个小饭馆能挣多少钱才能吸引大家去干?

尤其是目前各种食物成本如此低,你要是一个馒头卖一块钱,人家还不如回家自己做呢。炒一个青菜三块钱,就是五六倍的利润。但是问题是,人家自己买了回家做更省。这还是其次的,大家富裕了,手里不缺这俩,在你这吃了。

那么一个青菜三块钱,一个肉菜比青菜基本差不多的价格,也是四块钱顶天了。那么弄上五六个菜,搞上几瓶酒,一共不过是四十块钱顶天了。对吃饭的人来说很便宜,很廉价。对经营的人来说,大概四倍的纯利,也很不错。

老百姓也愿意接受。

可是经营者呢?

这么以来,最后的益是多少钱?一年下来能赚多少钱?

这里什么都便宜,唯一贵的就是人工。

开个店,最少也得夫妻俩。夫妻俩开一个店,那么能招待的人数就有限。一天卖个这样的桌五十桌那就顶天了。还得从早到晚不停下。菜得一个一个炒不是?

那一桌只算菜的成本,不算各种调味料,不算折旧,总是其他一切都不算,只算菜钱,能赚三十块就算,五十桌下来,一天就是纯利一千五百块,不少了吧?

一个月,嗯四万五千块。

可是问题就在于,这四万五千块是两个人的入!

就算四舍五入算五万,一个人也才两万五。要是在华夏国内,那一个月两万五,一年三十万一个人,这绝对是的中产阶级入。

但是在这里……

现在最早的十三州,即便是最没办法的村庄,只会种地,养猪之类的,每年除了地里的产出,合理的卖点木材,卖点猪牛鸡鸭,平均一个人的年入也得是十五万开外聂幽拿到的统计数字是最低的一个种植园,人均纯入是去年十四万七。不过人家这钱赚的可就轻松了,甚至每天工作用不到四个小时,全部是机械化管理和种植,轻松的很。

至于这开店的夫妻,要是有开店的手艺,哪怕比一般人强点,厨师证拿不到也没关系,各个工厂餐厅,一年三十万,你随便去。拿到厨师证的,三十五万这是最低的年入了。人家会辛苦受累的来开店?

开个夫妻店,那得早晨四点就起床,去购买各种食材。买回来,到十点之前,得对所有的食材进行初加工,然后到店里开始准备。这就基本十二点,到饭点了。然后从中午开始,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左右。等拾完回家,能够休息,基本上是凌晨一两点钟。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可是在工厂餐厅呢?

一个厨师每天工作时间看似也得有十个多小时,可是有人帮忙,主要是掌勺,每天的小日子过的很轻松。一天绝不用只睡两三个小时。而且挣得还多。

吃过饭,回到住宿的地方,几个人都面面相觑。

聂幽说道:“那总不能故意弄出一批低入人群来吧?现在的情况,就算是咱们弄来了,估计也会立刻被各大工厂抢招。一样没人干。”

“还是人口问题,还是不够用。现在这个问题其实还没有爆发出矛盾,老爷子们只是提前预警我们罢了。实际上,快要爆发的,是各地的用工潮。这几年,尤其是去年以来,华夏过来投资的商人,几乎是前几年总和的十倍,光华夏流入的投资资金就达到几千亿!数千个工厂同时动工建设。各个建筑公司老总都乐的眼睛都找不到了。甚至出现投资方愿意加价让建筑公司提前施工的事情。马上这一批大规模的投资工厂就要开工,过不了几个月,就会出现大规模的用工荒。这才要命的。”唐校哀叹,靠在床上,锤着自己的脑门。

猴子耸耸肩:“幽哥,咱们的地盘打的太快了。国内移民速度跟不上。现在虽然有五个港口,每年移民数量达到千万。但是比起咱们现在已经接近七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来说,差得远了。七百万平方公里,条件又好。光是农业种植园,就吸走了大部分人。剩下的人就少了。要是华夏国内的比例,这七百万平方公里,至少也得七八亿人口吧?咱们才多少,现在总的人口满打满算,才不过四千万多点。要说这个人口数量翻一番达到九千万或者一亿,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