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部分(2/2)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木公公悠扬的嗓音,飘向了这金銮殿每一个角落。

“老臣礼部尚书陶迁,有事启奏。”陶迁跨出一步,朗声说道。

“陶爱卿,准奏。”我挥了一下手,淡淡地注视着他。

陶迁躬了一下身子,说道:“今日乃是殿试之日,皇上是否宣进士们上朝晋见?”

我一拍额头,呵呵笑道:“若不是陶爱卿提醒朕,朕都要忘记了。众新进士们,都已经到殿外了么?”

陶迁恭敬地回答道:“回禀皇上,进士们都已经在殿外等候多时。”

“那就让他们都进来吧。”我淡淡一笑:“别让这些朝廷新贵们,久等了。”

“皇上宣新科进士进殿见驾。”木公公,顿时跨前一步,悠扬的喊了起来。

门外的太监,也撤开喉咙喊道:“皇上宣新科进士进殿见驾~。”

一道道的声音,传递了下去。

不片刻,那些新科进士们,各自穿着官服,往里面走来。在殿门口集中起来,叩拜在地道:“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都起来吧。”我罢手道。

那些新科进士们,依言都站了起来。

“来来,都走近一点。”我挥手,让他们都走到金銮殿中间。

这一科的进士,比往年几乎少了一倍有余,这可是拜我那特殊考题所赐。不过,我相信,这次的进士质量,绝对是往年之间最优秀的。虽不能保证个个优秀,然却大部分应该都还是不错的。

“诸位爱卿,都是国家未来之栋梁啊。来来,都别太拘束了。”我斜躺在金龙椅子上,淡淡笑道。

我可以打赌,这些新科进士们。都根本认不出,我就是当日贩卖考题标准答案的人。那日我穿戴的是便服便帽。今日则是龙袍加身,再者,皇帝上朝前,都需要化一下装,让自己显得更加威严。休说这些新科进士们,不敢抬头直视于我,就算是凑在他们面前让他们辨认,恐怕也不一定能够认得出我,顶多是觉得眼熟而已。

“来来,名列头甲的三位爱卿,上前几步让朕瞧瞧。”我目光扫视了一遍,又是说道。

头一个走出来的,便是那陶子英。陶子英走上前几步,跪拜下来道:“微臣陶子英,乃京师人氏,暂列头甲第一名。”

“恩,很好,很好。陶爱卿果然长得一表人才,朕看过你的考卷,真可谓字字珠玑,句句良言啊。”我装做一副严谨地模样,轻轻赞道。其实,我只是看了一下她考得我的试题而已。那正规的考题,我是连瞄一下的兴趣也没有,八股文,让我看都看不懂。

“皇上,谬赞了。微臣乃是运气使然,才暂列第一。”陶子英不急不躁,不吭不卑的回答道。颇有其父的为官风范。

……

我点了点头,满意道:“头甲第二呢?上来给朕瞧瞧。”

我话音刚落,进士群中便走出来一人。缓缓上前几步道:“微臣简令泰,江苏无锡人氏。叩见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我挥手让他起身,向他望去,此人年纪甚轻,约莫在二十七八左右,面若冠玉,剑眉朗目之间,透露着淡淡的正气。观他步履稳健,面色从容,性子必定也是个稳健之人。

“谢皇上。”简令泰站起身来,往后退了一步,身子微微躬着,然而却十分稳泰。若不出意外,这人乃是将相之才。

“简爱卿,是否学过武艺?”我斜躺着,目光象他瞧去。

“回禀皇上,微臣自幼文武齐进。微臣以为,文乃修身立性,武则安邦定国,缺一不可。”简令泰面若常色,语气恭谨地回答道。

“好,好。”我双掌一击:“朕得此人才,乃朕之大幸也。”

“头甲第三呢?快快上前给朕瞧瞧。”我越发期待起来,这简令泰和陶子英,均是不错的人才。这头甲第三,也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说完,人群中又走出一人。信步至我身前。我见了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家伙,未免长得太难看了。上次在考场内,我也见过他。当时留下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想不到此人,却竟然是头甲第三。那人,拱手道:“臣祈浪,见过皇。”

“大胆。”木公公上前一步。怒声喝骂道:“金銮殿上,见了皇上,竟敢不跪拜。”说着,目光瞧向了我,等待我地旨意。此时,我若稍稍点了一下头。这祈浪,恐怕会立即被拖将出去,责以廷杖,赶出紫禁城。永世不得录用。

我挥手让木公公退下,脸上并没有摆出怒意。反而淡然道:“祈爱卿,不知何故。见朕不跪?”

那祈浪,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火气。淡淡道:“臣相貌奇丑,若下跪,怕惊扰了圣驾。”

这算是什么理由?遂罢手道:“好了,既然你不愿意下跪,就退到一旁去吧。”心中暗忖道,这家伙怎么如此不识好歹?看来这头甲前三名。得把他踢出去了。

那祈浪,微微拱了一拱手,自顾自地退到了一旁,也不多话。

“哪位是二甲第十的刘不庸?上来给朕瞧瞧。”我突然想起了,进士之中,还霏自己的一位老熟人。

随着我地话音,却并没有人站出来?这茫茫百多名进士,我一时半会倒也找不出他来。我愕然,难道那家伙没有接到通知?还是没有上朝见驾?

“刘不庸。皇上叫你出来。”木公公见进士群中,没有人站起来,不由得奴意昂然地喊道。

那群进士。不由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刘不庸。”木公公竭尽气力的尖锐叫喊起来。

“谁,谁在叫我?”突然之间,人群中一个声音传出来道:“妈的,声音像个破锣子一样。惊扰了本少爷的美梦。啊嚏,啧啧,梦中的那妞儿,可真够赞的,水灵水灵,捏一把就似要出水一般。”

群臣顿时愕然,想不到众进士之中,竟然还有这种活宝级别的人物。列为大臣,均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谢中亦。可怜的谢大学士,只得干咳两声,尴尬之极。却又不能跳出来说,这关他地事情,乃是皇上的?意。做臣子地,替皇上背黑锅,乃是理所当然之事,只能觉得光荣,不能有丝毫不悦的表情。

我也呵呵轻笑起来,早知道这家伙混蛋。想不到竟然混蛋到这种地步,过,老子就是喜欢。便大笑道:“刘不庸,快给朕滚上来见驾。”

刘不庸,此时也清醒了过来,这才想到自己在金銮殿上。听得我呼唤,便一路小跑到我面前,只是那几步路,却已经累得他气喘吁吁了。对我愣神地问道:“皇上,是您叫我啊?”

我日,他竟然还懂得用一个您字。也算为难他了。我呵呵一笑道:“罢了,罢了。朕服了你了。对,就是朕叫你。”

“你这个畜生,老子青日里是怎么教你的?”刘枕明实在看下去了,跳了起来,直跑到前面,扭住了刘不庸的耳朵道:“还不跪下行叩拜大礼。”

“唉哟,叔父,你弄疼我了。”刘庸疼得龇牙咧嘴道:“,我跪,我跪还不行么。”,当

如此一来,全朝百官均双眼瞪得贼直。若是在这金銮殿上,恐怕要哄堂大笑了起来。也就是刘枕明,敢在这大殿上扭他侄儿的耳朵。

“创爱卿,消消气,消消气。”我呵呵地笑了起来:“你先退下,朕倒是满欣赏刘不庸的直率。”

刘枕明叩头请罪后,这才退回了自己的行列。群臣这下算是明白了,这刘不庸是关系户。是我这个皇帝爱屋及乌地情况下,才批准他进入进士行列的。

“臣刘庸,乃京城人氏。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不庸,叩拜起来倒也有模有样。显然是这段时间,被刘枕明拉住恶补了。

“起来吧,起来吧。”我呵呵笑道,心中暗忖道,以后朝堂之上,有上这么一个活宝,气氛一定会活跃许多。也别小看了他,有的事情无法解决,我就要用上他了。要是他胡搅蛮缠的话,那些大臣们定然搞过他。

刘庸,站起身来,退到了一旁。

“朕考考诸位爱卿。”我从龙椅上走下来,缓缓步行到下面去,扫视了众新科进士一眼道:“诸位都说说,你们为什么要当官?当官有什么好处?陶爱卿,从你开始吧。”

陶子英低着脑袋,向前一步回答道:“回禀皇上,微臣以为,天下黎民百姓生活水准底下,并不责之天灾人祸。其终究之因,在于官。官若正,百姓则安泰,官若不正,那百姓遭殃。臣之所以想当官,是想帮助朝廷,扭转天下百姓之现状。”

“好,好。陶爱卿心系天下百姓,朕甚感欣慰。”我随即又问道:“那陶爱卿,有何良策,能安天下百姓呢?”

“回禀皇上,综观我朝国策,以农为主。天下百姓,有九成之九被捆缚在土地之上,如此一旦发生天灾,百姓便生无活路。臣以为,当大力开发其他行业,疏流于农业。综合发展国力。”陶子英面无羞涩,款款而谈道。

“一派胡言。”朝中之臣中,立即有人跳出来道:“农业乃天下之根本,若无粮食,如何能应对如此数量众多的百姓?分流农民,岂不是让天下百姓都饿死?另着,万一战端开启。行军苦于无粮,这仗如何能打?”

“这位大人,您误解晚生的意思了。”陶子英,并没有因为被大臣当众喝斥,而面有不予之色,反而神色平淡道:“晚生所指分流农业,是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进行。甚至于,还能比之前,粮食产量更甚。”

“哼,黄毛小儿,不知道天高地厚,口出狂言。”那位大臣,不屑地说道:“枉你饱读诗书,却不料口无遮拦。若能提高农业产量,我朝国力早就昌盛之极。何用你这个黄毛小儿,来大谈什么分流政策。”

陶子英涵养功夫,我早已经领教过了。这种辱骂程度,又岂能动她分毫?我也不言语,默默地看她有何高见。

“我朝五千六百余万人口,男女壮丁三千一百余万人,其中两千八百余万农民。而我朝耕地为二亿五千亩,平均每个农负责田地九亩。粮食总产量为三亿七千万余担,平均每亩产粮为一担半。人均合计略小于七担粮食。光看这个数字,似乎都能吃饱肚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农耕地,所种之地均非本人所有,大多数田地掌握在地主手中。如此一来,农真正得到的粮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若碰到个灾年荒年,农民自是连肚子也吃不饱。只得卖儿卖女,以养活家庭。”陶子英侃侃而谈道:“这位大人,这种情况,是否应当进行改变呢?每一个壮丁农,一年所产粮食,竟然足十四担,这位大人,是否又能联想到什么呢?”

我汗颜。我身为皇帝,竟然也不知道这些数据。显然陶子英,对这方面有过大量的研究,否则也不可能张口就扯出这一大堆地数据。

“哼,这些数目,户部任何一人,都能说的上来。”那位大臣,仍旧不屑道:“试问,我朝粮食产量已经如此底下了,如何还能分流?如你所说的数据,每分流出去一个农民,粮食整体产量就会少十四担。黎百姓,更加吃不饱饭。”

“但是,大人不知道有没有想过。一个农民,若他一年能够产出三十担,甚至于四十担粮食。那又当如何呢?”陶子英,说到这里,双目突然放出了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地光芒。

“怎么可能?”不仅仅是刚才那个大臣跳出来置疑,其余大臣,也纷纷跳了出来,表示那决无可能。

就连刘枕明,也站出身来道:“陶大人,若你真的有办法可以将人均产量提升到三十担以上,我刘枕明情愿将户部尚书一职,让给你做。”

“创大人,晚生并无此意。不过晚生的确有方法,能够将人均产量,提升到三十担以上。那三十担,已经是保守估计。”陶子英上前一步,在一片哗然声中,朗朗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朝农耕作业,所用工具和手段,实在非常有限。能提高效率的耕牛,也是少数。本人在此犁耕上,研究过很长一段时间,终于被我制造出一种全新的犁耕器具。使用此器具,一时辰之内,所耕之地,速度快过于耕牛。而且,在c作上面,也毫不费力。即便是我这种手无缚j之力的文弱书生,也能进行田耕作业。”

此言顿时引得再次哗然,若那陶子英说的是事实的话。那无疑是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力,那样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可以挪用到其他地方。立即,有很多大臣们,开始对陶子英的话,开始相信起来。因为如果他在胡言乱语,那就是欺君惘上,那可是要砍头的,弄不好还会满门抄斩。

陶子英见这次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便又说道:“这种犁耕器械。我已经制作出两台了,如今就在晚生家中。改日当当场演示一番。当然,光有这种犁耕器械,仅仅能够提高农的工作效率。对于粮食地生长,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她说这话时,一些懂行的大臣们,纷纷随之点头。目光中带着希冀,望向了她。希望她真的能有办法从根本上提高粮食地产量。

“晚生虽然也读诗书,但那仅仅是用作消遣之用。晚生真正感兴趣的,却是各类野史杂文。也就是诸位口中长道的奇y技巧。忽一日,晚生偶得一片杂文,其述稻种的挑选,优化。以及各类稻种间的杂交。让晚生十分感兴趣。若是一般家庭,其父定然不许晚生学这旁门左道。然却家父却十分支持晚生的研究。并且排遣人至全国各地,遍寻优质稻种,以带回让晚生研究。”陶子英,说到这里,深深地望了一眼陶迁,似有感激之色。

我也看向了陶迁,这老家伙还是蛮了起的。竟然会支持女儿干这种事情。

“晚生则立即进行大量的实验。在前几年内,晚生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晚生终于研究出了一种新稻种。”说到这里,陶子英有些莫名的兴奋:“那些稻种,经过晚生地试种,竟然达到了亩产七担粮食。”

什么?朝臣今日的震撼不小,虽然并非人人懂得农业。但是刚才数据中所说,平均亩产才达到一担半地粮食。如今,却听说能达到亩产七担粮食。就算刨去各种利因素。若是全国产量如此提高的话,至少可以达到原先的两倍以上。怪不得,那陶子英竟然说能够令得人均产量达到三十担以上。若全部以亩产七担计算。足足能将人均产量提高到六十三担。

如此一来,全国至少能分流出一半以上的壮丁农民,去进行其他生产。而且,还能人人吃饱肚子。

“天啊,就算是盛唐之治,也无如此繁盛。”某位大臣,立即感叹道。

我也吃惊不小,这陶子英,竟然会去研究农业。甚至于,能将农业提升至如此地步。遂轻咳两声,制止住群臣的窃窃讨论:“各位爱卿,陶爱卿的话,大家都听到了。朕以为,此事过后再验证真假。若是真实,朕定当全力推展此技术。各位爱卿,可有异议?”

“回禀皇上,臣等无异议。”笑话,有这种好事出来,谁还会有异议?大臣们,虽然他会贪污,他会受贿。但是绝大多数的大臣,都还是希望国富民强地。

如此,我便让陶子英退下。将目光投到简令泰身上,淡淡道:“简爱卿,轮到你了。”

简令泰上前一步,缓缓道:“臣之所以想当官,是想为我朝开辟疆土,扬名于异域。让我大吴国号,响彻于世界每一寸土地。”

“好,说的好。”我呵呵笑道:“简爱卿有如此鸿鹄之志,朕甚感欣慰。过,不知你将如何为我朝开拓疆土?是否腹中已经有了详细计划?”

“回禀皇上,综观我朝周遭,大小十余国家。然而为祸甚深者,乃突厥也。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我朝能够将突厥拿下。必定威震寰宇。令得其余弱小国家,臣服与我大吴。”简令泰,目光中透露出一股傲然神色。

敢问简大人,突厥与我朝交战数次。我朝均为捞到什么好处。”一直未说话的岳超,走出来,盯着简令泰道:“你又是如何,能轻言直取突厥?”

“岳大将军。”简令泰竟然也识得岳超,只见他用崇敬的目光看着岳超道:“岳将军乃是晚辈最崇拜的将军,昔日与东突厥血战三月,斩敌数万于边疆,将那突厥恶贼一路赶回草原。晚辈十分佩服。”

岳超宠辱不惊道:“此乃世人谬赞,简大人,不若说说你有何良策。能够克制于突厥骑兵的游斗战术。”

岳超与东突厥交战不下三回,虽然每次都能将突厥人赶回去。但是也没有以绝对的优势,取得过完全胜利。

简令泰慌不忙道:“突厥人的优势在于骑兵,其骑兵速度飞快。行踪飘忽不定,来如风,去如电,让人摸不着痕迹。”说到这里。岳超不由得甚有通感地点了点头。简令泰又继续说道:“在我大吴国土上与突厥交战,我朝总能获得最后胜利,但若在大草原上与突厥交战,往往会势力。其最终原因,便是大草原地地理与我朝不同。草原之上,一路开阔,十分有利于骑兵行动,且有深草掩护,能没其行踪。往往令得突厥骑兵,神出鬼没。”

“简大人分析的很有道理。突厥骑兵除了骁勇善战外,神出鬼没是他们的最大特点。”岳超点头称是道。

“针对突厥骑兵地优势。晚辈的计划是,在最大程度上消弱他们的优势。”简令泰说到这里,眸子中露出了一丝狠光:“就是要做到,让他们无战马可骑。如此一来,突厥灭亡不远矣。”

我一愣,好简单的战术。但是,万一突厥人真的没有马骑。绝对是我大吴的对手。

“晚辈曾经调查过,东突厥拥有各等战马五十万匹有余。”简令泰顿了一下,迅即又道:“我们可以利用,与突厥交好的数个国家。建立渠道暗中收购突厥战马,此为其一。其二,便是派出大量j细,混入突厥大草原,在其牧马之地的水源中,大量撒播晚辈精心研制的慢性毒药。这种毒药。最初的时候,马匹不会有任何异状。然而时间一久,马匹地体质。会逐渐,缓慢地降低。大约一两年的时间,那些马匹都会在同一时间段内大批地死亡。而此时,就是我朝进攻照突厥之时。”

岳超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叹声道:“此计太过毒辣,有违天和。”

“岳将军,之所以,晚辈会认为你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大将军。”简令泰,又缓缓道:“但是,绝对不是晚辈想要成为的一个大将军。”

“好了,都闭嘴。”我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