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2/2)

那就是许直许正行?贾琰没有回避目光,露个笑容抱拳作揖,这位许才子可是个奇人,论起年纪应该比贾琰大七岁,正是弱冠之年。这才名震江南的许直出身普通人家,所谓普通就是家中既非世宦、也非世代书香,只是祖父做过小吏,到了父亲一辈有了些家底,专一让儿子念书。

许直也真争气,先是在村中私塾启蒙,不到半年,塾师就表示自己没法教他了。又去考了石鼓书院,那书院中都是是书香世家的读书种子、名门子弟,可是许直偏偏就能考第一。又遇上前首辅梁鸿广的长子、如今在石鼓书院专讲老庄之学的梁绪梁子元,梁子元特别喜爱这个学生,不止教他读书,还带着他到处游历。

这对师徒仿佛完全不担心科举的事情,因为梁绪的名言就是:八股敲门砖实太易,不足为虑。所以,许直到了如今,才被师父放出山门应试科举,打算一举夺魁!

许直听见外头有人小声讨论自己,他听着烦了,干脆撩开帘子从马车里站出来让他们看个够。却没想到,诸人皆避开自己的眼神,唯有一个孩子笑着大大方方地与自己打招呼。这孩子才多大啊,许直打量贾琰,有十五吗?

第13章

许直并不想传说中的那么性格古怪、恃才傲物,这是贾琰的感想,考试之前许直特地过来就为问一句:“小公子多大了?”

贾琰道:“在下十三了。”

“哦……”许直咂舌,深觉自己或许被师父影响的太从容了也不好,这十三岁的半大孩子都胸有成竹的来考试了。

许直和一般人认为的“风流才子”相差甚远,他长了一张圆脸、有点胖,笑起来的时候显得有些憨态可掬……而且身量很高,膀大腰圆,贾琰觉得这个人能装下好几个自己。考场里击鼓宣布考生入场的时候,许直就道,小贾和我走罢!

说着就把贾琰拎起来带着一起排队准备进入考场,韩长生啧啧称奇:“读书人还有这么有力气的!”陶厚只是憨笑,阿原却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位才子倒是长的不刻薄。”

长生刚想问你还见过刻薄才子?刚张嘴就被陶厚踢了一脚,长生马上闭嘴,对着不明所以的阿原笑了笑。揉着小腿的韩长生想到,都说陶大叔心里明白,果然如此。

这考试一连三场,一般来说县试正场是不会黜落考生的,只要默写正确、应贴诗做的合着五言六韵就行了。这第一关着实好办的很,略有难度是从第二场开始的,第二场要默写四书不说,应贴诗也变成了五言八韵,还得默写孝经一节,律赋一篇。

而且,假若第二场被黜落,就没有资格去考第三场了。如果幸运直接考到了最后一场,就需要考生依照考官所限各做诗、赋一篇,还要默写经书、骈文,且第二场所默的孝经前两句,也要写下来。这就需要考生牢记着第二场的孝经章节了,否则,哪怕倒背如流也没用!

贾琰的四书五经默写全没问题,律赋骈文也过得去,而应贴诗好歹也能凑合。考完了这三场,贾琰用毛毡斗篷裹着自己,看着眼前的考卷想着案首肯定是别想了。扬州人杰地灵之地,考官也偏爱那些诗作的好的考生,不过自己补个廪生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毕竟贾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