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4(1/2)

派以荆州刺史王为首,包括了北海太守孔融和徐州刺史陶谦等人在内;另一派则唯扬州刺史陈温马首是瞻。

各自部曲分明还处于乍遭突袭,混乱无首的状况,诸侯却还忙着针锋相对,争吵不休。

燕清不禁讽刺地笑了一笑就连捡便宜都不积极,怎么敢放心启用他们?

他压下刚冒出点苗头的怒意,耐心听了一会儿。

里头的对话时大时小,随情绪波动起伏,虽不是特别清楚,但燕清只听了一小会儿,也明白大概了。

且说王曾为孙坚上司,过去因仗着出身显赫,没少轻慢这小门小户出身、不通文墨,只靠运气好才立了些功绩,侥幸得了朝廷青眼,居然得以封乌程侯的大老粗。

孙坚为大局着想,对他多有忍让,因此他气焰反倒愈发嚣张。

当燕清通过一纸诏书,将孙坚拢至麾下时,王还没少拍手称快,欢喜于少了这么个不知轻重、好冲他治理地方指手画脚的莽夫。

在关东义盟建起后,王听了幕僚的建议来到屯驻地,不料正经差事没被分配几件,倒是见到往常任他差遣使唤的孙坚意气风发,屡任先锋,手下兵士大增,显然备受燕清重用。

这下可好,孙坚越是风光,就越使他心里忿忿不平。

“我不远千里,率郡兵来此处,是闻燕司空声名素著,有大德略,是秉公扶杰,匡扶弘义之俊杰,”王率先发难:“然我切实所观,亲眼所见,却与传闻大相径庭!瞧他重用的都是些什么人?不论胜负,此事一旦传出,不管是他,我等都会被连累着,徒然让天下人耻笑!”

陈温自知资质平庸,只想守好自己扬州那一亩三分地。

见新邻居如此强势悍勇,他心里忌惮,当然不肯像王把燕清给得罪死了,而是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与对方修睦。

毕竟南方三大州,扬州,益州,荆州皆是地广人稀,教化匮乏,实力较北方要薄弱许多,并不甚引人注意。

这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了维护燕清的一边,昂声道:“王刺史此言差矣。燕司空善识人用人,辨英雄于寒微,此能天下皆知,战果亦是显赫。旁的姑且不提,就道那一日下汜水关的辉煌,此战绩为天下人惊,何来耻笑一说?况且我等既已尊司空大人为盟主,就当听从号令,而非在这紧要时刻行内讧之事!”

王冷笑:“哼!你自甘微贱,我却不会由他肆意妄为!且瞧瞧他用的都是些什么人?一个宦官遗丑,一个武官假子,还一个瓜农之后!我王生年以来,就没听说过为行大义,还得与鄙夫为伍共事的道理!”

他慷慨激昂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帐外传来一阵清脆掌声。

亲兵恭恭敬敬地掀开帐幕,燕清笑吟吟地抚着掌,优雅迈了进来,温和地看向帐中神色各异的众人道:“说得。”

背后非议别人,还被抓个正着,饶是王打定主意一会儿要对燕清发难,面上也不禁多了几分不自在和恼羞成怒,强忍说道:“燕司空既到了,何不直接进来?”

燕清了手,也不落座,就站在那里,淡淡道:“军中甚乱,却不见各位踪迹,我着急之下往这来,不慎听得只言片语,还望诸位莫怪失礼。”

王冷哼一声,并不言语。

燕清敛了浅淡的笑意,无声地注视了王一阵,忽道:“王刺史所言,也的确有几分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