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1/2)

看完孙策那的进展,确定符合预期,燕清在心满意足地将对方写给自个儿爹孙坚的那封拿开后,就找了个妥善地方放好。

在给小霸王找个够严厉又博学的靠谱老师之前,这些充满黑历史意味的墨宝,就让燕清给理直气壮地全昧了下来,好给自己的个人藏添上一笔了。

众人虽将这举动看得一清二楚,可大约是因燕清表现得极为泰然自若的缘故,除了同他有了肌肤之亲后、对其本性认识得越来真切的吕布隐约有所察觉外,其他人都未能识破他的真正意图。

郭嘉很快就将注意力从一个瑟的小毛孩的信上移开了,正经道:“若今日那信还未到,主公也不宜再拖下去了。”

燕清颔首。

他于此敏感地界按兵不动的举动,落入聪明人眼中,怕早在第一天起,就已引起怀疑了。

要想推测出让他举棋不定的原因,并非难事。

不过他偏就要欺负在幽州斗得不可开交的两人身边居然身边都没个靠谱军师,以及利用起消息传递滞后这一点,打个时间差去。

他帐中的另两位谋主,也就是贾诩和荀的信,在一两日前陆续到了,巧的是二人意见也恰恰相左贾诩主战,荀主缓。

他起初只感到微妙,后仔细思忖一番后,就大概明白了什么。

无论是急攻还是徐图,对势力都不会有什么不利影响,甚至稳打稳扎,的确能规避根基太浅能招致的危险。

只要莫叫别人,就如刘备、曹操的枭雄一流取得这块沃土、从而得了大展宏图的用武之地,便不会有问题。

意见上的分歧,恐怕是源自出身的不同。

持激进扩张意见的贾诩郭嘉,皆是寒门子弟,要想建功立业,就得创造这样的机会,也没有家族的负担和顾虑;而与他们主张截然不同的荀荀攸,则同为簪缨世胄,重在保全自家的实力无损,以观望成败为主。

于荀而言,恐怕还夹了一重源自政治理想的顾虑他始终相信汉室还有希望,既想辅佐燕清成就齐桓和晋文公、尊奉失势幼帝,权倾天下,最后完璧归赵,回复清名的霸业,又从燕清近来的大动作中,不得不担心起他野心膨胀,拥兵自重后生出他念,重蹈王莽之覆辙的后果……

不过谋士只做参谋,最后做出判断的,还是燕清自己。

燕清在想通这一点后,就没了后顾之忧,此时起身踱了几步,转向吕布,肃道:“奉先听令。”

吕布强压下心中强烈的不舍,面无表情地前迈一步,双手抱拳,用力一揖:“喏!”

燕清道:“明日一早,由你挑选三万兵,日夜兼程,奇袭邺城。至于军需物资,就由高伏义率军运送,以作接应。”

吕布与高顺齐齐领命,即刻出帐,清兵点将去了。

荀攸见燕清心意已决,便不多劝,只提醒道:“主公一旦发兵北上,并州那黑山军定有异动。”

郭嘉道:“为防吕将军成孤军一支,不若即刻从兖州抽调兵马,十日后或赶得上同吕将军会师,届时一股可驻守城池,一股尚可灵活机动。”

燕清点了点头:“我欲派赵子龙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