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2/2)

我干笑两声,师麟这孩子就是太实诚,对人缺少戒心。若是他能将自己的心思也如此坦白,真人我才会感到欣慰啊!

我道:“灵虚真人若是知道前辈的孝心,定然老怀大慰。”

师麟还是面无表情:“师父最好面子,他若是不肯说,我也定然不敢问……不过你能这么说,我很高兴。”

62、第六十二章

师麟消耗甚巨,与我聊完河图洛书的事之后,他已疲惫不堪,不再出声,专心入定**。

我先前方与荣华英双修过一回,此时力正旺盛,陪着师麟坐了一会儿,心便在这落英山飘了起来。我一千五百多年没有回过此地,也不知这里变成了什么样子,我的木屋如今是个什么模样?山间的茶田还在么?山下的温泉如今可干涸了?

我想着想着,便坐不住,纠结许久后,终是起身道:“前辈,我去寻口水喝。”

师麟什么也没说,便是默认了。

我离开了桃树,向山间走去。

落英山之所以叫做落英山,因为山上遍布桃林,漫天漫谷的桃花,落英纷飞,美不胜。我走在桃林间,仿佛穿越了时光,过去数千年我与**们的过往在眼前走马灯般晃过。

师麟是我最早的**,那时我刚刚结出金丹,离开师门四处游历,还是个涉世未深的愣头青。我离开师门时怀着雄心壮志,想走的越远越好,去**之外的西方论道,可我下了山,才走出了二十里地,便再不忍走了。

那一年天下大旱,黄河的支流里十条干涸了九条,民间颗粒不,饿殍遍野。我经过的事戴河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那年戴河完全见了底,田里青黄不接,百姓无米可食,疫情大肆传播,整个村庄的壮年男子几乎全部病倒,只靠老弱妇孺去邻庄乞讨为生。我是第一次见识如此人间难景,心有戚戚,自认习得一身道术,便应布道济人,因此我便在那山庄留下,用道法为那些罹患疫情的病人治疗,炼丹缓解人们的饥苦。

我便是在那间村庄里遇见师麟的。他是村中的孤儿,吃百家饭长大,当百家无饭可吃时,他亦只能食不果腹。他每天都到我临时搭建的小屋子里来看我为人治病、炼制丹药。那时的师麟才八岁,黑黑瘦瘦小小的,自然不如我们道门中那些白嫩嫩的小**。我见他可怜,便对他格外照顾,每日多发他两粒果腹的丹药。师麟这孩子似乎对修道很有兴趣,后来他索性在我的小屋外不肯走,无论我打坐炼丹念道他都用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睛盯着我瞧,我便索性让他来替我炼丹,每日闲暇时教他识字看经书。

我在村庄里驻留了一个月的时间,治好的病中的疫情,便打算继续去游历。可没想到身后竟多了条小尾巴。师麟跟着我亦步亦趋地离开村庄,我本以为他只是好意相送,便就让他跟着,可待我走出了一里后师麟还是眼巴巴地跟着,我便觉得奇怪了。

我问师麟为什么跟着我,他自小就不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