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驴马烂儿(2/2)

郭喜旺呼出口气,手心都有点冒汗,自己这么多年了,没见过这何东子跟自己如此客气过。

陈楚扫了他一眼,呵呵笑了:“老郭啊,你看,这混子牛么?他算个啥啊?就能欺负村里的老实人,有本事在外面横,才是真的横,这样的货,在小杨树村我一天打他八遍。”

“算了,不说了,咱去镇里转转吧!”

陈楚往前走,郭兴旺在后面跟着。

这里离大青山集镇三四里路,别看郭兴旺六十多岁了,但十j里二十j里土路走下来也不算啥。

两人走出村子没多久,就看见前面一大撮人。

郭喜旺介绍道:“陈村长,你看,集市已经开始了,每次集市赶集的人都起早到,但人最多,最热闹的也就十点,十一点,过了十二点就散集了。”

陈楚点头,两人又走了一段进了集市。

这集市里卖的东西还真是五花八门,旧衣f旧k子,仿造的人造革的p鞋,还有卖碟的。

有个小子拉了拉陈楚嘻嘻笑道:“哥们,要h、碟不,五块钱两张,叶、玉卿的,还有李丽、珍的……”

陈楚摆摆手,心想自己不愿意看那玩意,自己向来都是实战,看那玩意憋的邦邦y没处发泄有啥意思,不如琢磨琢磨找个妞儿多好。

再往里面走,便是一个大沙坑。

这边产沙子,这沙坑方圆快半里多地了。

郭喜旺拉了拉陈楚道:“陈村长,咱别走了,就在附近转转吧。”

陈楚一愣,看到沙坑四周都是摆摊做小买卖的,而沙坑里面也挺热闹的,呵呵笑了笑:“老郭,你不会是走不动了吧?”

“没,没这意思。”郭喜旺咂咂嘴,犹豫了一下说:“陈村长,里面……都不是啥好人。”

“嗯?什么意思?”陈楚挑了挑眉ao。

“这个……你看。”郭喜旺指着里面来来往往的人流说:“这里面是驴马市场,一些村子卖驴卖马,卖猪崽子的都在这里面,也有卖狗的,这里面也收税,不过税都是红塔镇收。”

陈楚眉头一拧,呵了一声:“老郭,这我就不明白了,这集市离着咱们杨柳村这么近,为啥这个税他们收?啥意思?”

“这个……我也说不好,反正是上面这样安排的。”

“p话!”陈楚眼睛眯缝了一下:“妈比的,这块地是不是咱们村的?”

郭支书咧咧嘴:“是咱们村的。”

“那好,既然是咱们村的,这税就应该是咱们村来收税,咱们村这么穷,为啥这有点好事儿都让别的村镇占去?他们红塔镇是怎么回事?”

“红塔……”郭喜旺叹口气说:“红塔镇挺有钱的,他们村子也比较富裕,村支书上面也有人,这个驴马市,没有势力根本管不了,来这里的混子比较多,都是各个村的驴马烂子。”

“驴马烂儿?”陈楚点点头,驴马烂儿这个词源于清朝时期。

当时北方一些倒腾驴马的称为驴马贩子,从外蒙低价买回强壮的马匹牲畜,进入中原贩卖,这期间要经过数不清的沟沟坎坎,途中也要经历抢劫夺货的,所以马贩子一般身手都过y,并且杀人不眨眼。

在清朝之时,马贩子,盐贩子,烟贩子,义和团便是清政府比较头疼的了。

而义和团比较猛,差一点推翻清政府,并且还建立了一阵子的太平天国。

烟贩子是属于下九流,陶腾毒品之类,即使现在也很猖獗。

另外一个盐贩子,便是陶腾s盐的,在清朝之时叫为漕帮,在南方十分猖獗,后期改为漕运,清末形成一个大帮派——青帮。

一直以来,青帮与洪门实力不相上下。

算是:青帮一条线,洪门一大p,而洪门原始于郑成功,原意为:洪武门下,到最后称谓洪门。

而这马贩子在北方贩马,最后演变成驴马烂子,在军阀混战时期,这帮人往脸上蒙块布便是‘胡子’也就是土匪。

把布摘掉便是马贩子,混入百姓当中。

陈楚多少了解一些他们的情况,呵呵笑了笑问:“郭支书,红塔镇的人既然收了来这里贩卖驴马老百姓的税,就应该保护在这里贩卖的安全,但驴马烂子也参合在里面,他们敢管么?”

正说着,沙坑下面的人群一阵s乱。

j个人牵着一匹大洋马往坡上走,而下面一个老头儿跟个半大小子在后面追:“你把牲口给我!我不卖!我不卖啊!”

“c你妈的!没给你钱咋的?为啥不卖?”那j个人停住,居高临下,看样子随时要动手。

那个老头儿诺诺的低声说:“你……你给的价钱不合适,这匹大洋马值三千,你就给一千。”

“行,嫌少是不是?给你!”那伙人说着又掏出一百块钱塞过去:“行了吧!”

“我……”那老头儿急的嘴唇蠕动,又不敢说什么。

这时,身后那个半大小子忽的从背后chou出一把刀来:“把我家的牲口放下!”

人群又是一阵s动。

陈楚皱皱眉:“老郭,这事儿警察不管么?”

郭支书有些慌了:“陈村长,那个半大小子是我亲侄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