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联姻大友(2/2)

对于政良关于寺庙神社的决策。众家臣虽然有些担忧,但是也知道在刚刚经历了筑前叛乱一事的这个时机下,无论他们如何劝谏也不过是自讨无趣罢了,所以他们也没有直接提出异议,反而提出了让政良迎娶大友义鉴的女儿的建议。

实际上众家臣提出这样的建议。政良也感觉到很正常。在战国时代,利用婚姻来加强统治以及维护主君与家臣之间的利益是非常正常的(比如大内义隆就在不久前将自己的养女寿方。也就是大内家重臣内藤下野守藤原兴盛的三女,与毛利元就的长男隆元缔结婚约成为正室)。

政良此时若是迎娶丰后原统治者大友义鉴的女儿,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达到安抚当地民众,令他们感受到罗氏家将取缔大友家开始统治丰后,而罗氏家家督迎娶上一任国主的举动,正是向他们表达将会继续跟以往一样统治他们,继而让罗氏家在丰后的统治得到大义名份。二是,让投诚的原大友家家臣将对上一任宗主的忠诚通过大友义鉴的女儿转移到了政良的身上,同时也会让他们感觉到效忠政良也就是效忠上一任宗主的女婿,心中也会变得心安理得。

对于家臣这样的建议,政良没有去反对。在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由于受到前世的影响,他心底里认为只要娶上一个妻子就可以了。但是作为一个家督,在这样的时代显然是不可能的。

随着罗氏家的不断壮大,再加上政良此时也不过二十五岁的青年黄金年龄,总会因为利益,也因为统治的需要,而或主动或被动地得到很多的女人的(比织田信秀总共十七个女人,共二十四名子女;才继承今川家数年的今川义元也有十数个女人)。对于这样的情况,政良已经完全适应,更何况,对于一个男人而言,有更多的女人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啊。

当然,一般情况下,条件允许的话,政良还是会先询问一下女方的意见的。大友义鉴在去世前还留在大友家的,就只剩下三个女儿(其他的都出嫁了)。大女儿此时才十四岁,二女儿十三岁,而小女儿更加只有一岁不到,其中小女儿是盐市丸母亲的亲生女儿,而其余两个女儿则是大友义镇的母亲所生的,她们此时都寄居在肥前岸岳山城城下町的盐市丸母子家中了。在得到东乡平次代为转达的意思后,大女儿大友松主动表示愿意嫁给政良,并且会协助政良到丰后各地巡视一番,以便帮助罗氏家尽快安抚丰后领地,但她也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希望不要打扰她妹妹大友宁的生活,让其妹妹安心在岸岳山城城下町定居。看来她是主动牺牲自己,以此来保护她的妹妹了。

对于大友松的要求,政良自然是答允的,甚至还告诉了对方,这一桩婚姻,若是对方不愿意,完全可以看做是一桩表面婚姻,对方完全可以在嫁给政良后保留着独居生活。

虽然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但是一些基本原则,政良还是坚持着的。u

.全部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