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绿松石,看热闹(2/2)

同时,看见安浣情这么兴奋,刘京心里也暗暗地决定,就算戒面不是绿松石,回去之后也要按照这模样买一个真的调包…,

旁边的贝叶,也趁着安浣情没有注意,悄悄地问道:“王观同学,你能确定吗?”

“尽管放心,我还不至于看走眼。”王观轻声道,之所以那么肯定,无非是已经用特殊能力看过了,发现戒面有一层淡淡的宝光,足以肯定那不是普通的东西。

“嗯。”

贝叶微微点头,就露出清澈甜美的笑容去恭喜安浣情了。半响之后,高兴的情绪也慢慢淡化,大家心满意足,也没有了逛街的兴致,立即提拿着大包小袋开车返回旅馆。

期间,经过一个杂货铺的时候,王观叫刘京停车,下去买了一些东西。贝叶有些奇怪的看了两眼,可是王观没说,她也不好多问。

不久,众人回到旅馆,这是已经是下午三点多,又是不尴不尬的时间段。离吃饭还早,再去其他景点游玩时间又不够。

商量一下之后,贝叶、安浣情干脆回房整理逛街的收获,刘京也跟在旁边打下手,拿着包装材料把一件件工艺品装饰起来,准备回去送给公司同事。

至于王观,这个时候回到房间,好像是在捣弄什么。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一转眼又到了晚上,贝叶她们的礼物包装好了,而王观也在房里走了出来,大家的心情不错,不过也饿了,立即出门吃晚餐。接下来的时间,又和昨天晚上差不多,在省城热闹繁华的地方看夜景,将近十一点才回到旅馆休息。

第二天早上,众人又兴致勃每的朝省城另外一个著名景点万寿宫而去。

所谓求福滕王阁,求财万寿宫口作为道教圣地的万寿宫,就坐落在象湖风景区内,这里两岸长堤成荫,湖光小岛点缀,南北江域水波连天,东西两岸高楼对映,风景十分优美。

万寿宫就在象湖中的岛上,左右两边都有长长的石桥通行。王观等人来到之后,发现前来这里参观游玩的人不少,不过更多的好像是虔诚的信徒。

走过了长堤石桥,就是气势雄巍,高达十米的牌坊,上面有名家题词,传说是王羲之、苏东坡、黄庭坚的手笔,也不知道真假。

反正王观也没有较真的意思,过了巨大的牌坊之后,就可以看到金碧辉煌的牙寿宫了。黄墙红瓦,布局合理,设计大方,雕画精美,非常壮观。当然与滕王阁相比,万寿宫就少了许多文人的特色,多了几分宗教的庄严凝重。

整个万寿宫包括宫门,仪门,戏台,真君殿,铁柱井,玉皇殿,钟楼,鼓楼,堪母殿,斗姆殿,玉册阁。一个个建筑参观下去,王观也说不上多好,但是感觉也不是很坏。

然而在玉册阁的旁边,冇王观看到了号称万寿宫的镇宫之宝,长达二米据说是历尽了人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变得而非常有灵性的亿年硅化木。

那个时候,王观很想骂一声坑爹。硅化木是硅化木了,但是品相很差,表面是一层普通的木头,就是在截面有些黄白灰红相间的化石而已。这样的东西,还敢好意思描述得那么玄之又玄,也不知道脸红?

万寿宫的建筑不好评价,但是镇宫之宝却让人失望,还好象湖的景致不错,碧波涛涛,柳树飘拂。远远的观望,看到一栋栋古代的建筑依水而建,确实有几分清雅的仙意。

就是由于这种肃静与仙意,几人默默的参观,直到一个多小时过去,大家绕行一圈出了万寿宫,话才多了起来。

“难怪门票才二十块钱,景观确实不怎么样。”

出了门口,安浣情就评价起来,不愧是渝城姑娘,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

“呵呵,小情说得对,从门票的高低对比,就可以知道里面的景致优劣了。”刘京笑道,毫不犹豫的附和。

“真是马后炮,刚才在里面你们怎么不说,出来了才发牢。”贝叶抿嘴笑道。

“当人面,怎么好意思揭人短。”刘京理直气壮道:“而且我们是消费者,有权力评价,或者给予建议。就算万寿宫的人知道了,也应该虚心接受才对。”

“这倒也是……”贝叶点头赞同。

说说笑笑之中,一行人走过了长堤石桥,准备前往下一站景点。然而这个时候,他们却看到路边一角,十几个人围绕在一起,好像是在看什么热闹。

“怎么回事?”

人总是有好奇心的,王观等人也不例外,特别是好奇心旺盛的安浣情,连招呼也不打就直接钻进人群之中,想要看清楚里面的情况。

“小情,等等我。”刘京急忙跟随其后。

见此情形,王观和贝叶自然也走了过去,稍微用力挤进了最里层,只见里面是个地摊。摊主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身上穿着破旧的棉袄,蹲坐在一块砖头上。

青年的身前就是摊位,用十几张报纸铺成,上面摆放了许多古旧道教书籍,还有一页页符咒图纸,以及表相精致的金钱串、挂饰、摆件、瑞兽、吉祥物。如果不是东西不多,而且是摆在地摊上,分明就是一个经营宗教用品的店面。

“来来来,看一看啊。”

看见人多了,青年才么喝起来:“道教符咒、道法道术、符咒法术自学教材、道教令牌法印、驱邪辟魔符咒、镇宅平安符录、吉祥如意挂饰,全部经由万寿宫法师开光祭炼而成,童叟无欺,假一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