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霸道之剑:工布(2/2)

“夸张了。”王观笑道:“我就是发现木像手臂的裂纹有些不自然,不像是顺着木质纹理开裂的,所以好奇的一碰,东西就迸出来了。”

“小兄弟这样说,分明是让我们无地自容啊。”

与此同时,老孟叹声道:“这确实不是什么运气,而且就算是运气,也应该是小兄弟应得的回报。在我们对木雕神像不屑一顾的时候,只有小兄弟细心的整理探索,这种对于古物的热衷与赤诚,就算有什么收获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听到这话,皮求是和沙庆丰微微一怔,然后深以为然的点头,心里多少有些羞惭。不仅是他们两个羞惭,王观心里也暗叹惭愧,他可没有老孟说得那样赤诚,完全是开了作弊器。

不过,王观肯定不会主动透露的,但是对于这样的夸赞也受之有愧,当下立即转移话题,指着剑身道:“你们过来看看,这上面有字……”

“什么字?”

一时之间,其他三人立即围了过来。剑上的字可以称为铭刻,实际上也是一种款,一种可以推断宝剑来历年代的重要信息。

然而,当三人看见剑上文字的时候,也立即明白为什么王观说剑上有字的时候,表情却有几分踌躇的原因了。尽管剑上铭文只有两个文字,但是字体却十分殊异,起码有两千年不盛行了,一般人根本辨识不了。

“鸟虫篆!”

乍看之下,皮求是挠头之余,也十分惊喜交集:“这剑居然是先秦古物,看来是与越王勾践剑一脉相承的东西。”

“居然是秋战国时期的东西……”这下子老孟和沙庆丰彻底愣住了,等到回神之后眼睛就绽放出灼热的光芒,连呼吸也有几分急促。

提到越王勾践剑,两人也瞬间明白了这把剑的价值。相比之下哥窑小香炉根本不算什么,确实称得上是小儿科,完全没有任何可比xing。

哥窑三足香炉炒得再厉害,也无非是一两百万美元,但是一把秋战国的宝剑却不同了,不仅可以cāo作的范围更加广阔,而且含金量也截然不同。

当然,这把剑的品相也不差,最重要的是具有强大的金属记忆功能,居然弯曲掩藏在狭小的木像空间之中,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却不为人所知。仅仅是这一点,就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另外神龛侧边的那首诗也可以深入挖掘,袖里青蛇胆气粗呀,说不定这剑就是当年纯阳真人吕洞宾的遗物……

管他靠不靠谱,反正在中国的历史上,以酒仙诗仙剑仙闻名于世的,除了井中捞月的李太白以外,就是吕洞宾了。民间传说之中,就有吕洞宾仗剑走天涯,张口一吐,飞剑在千里之外斩人首级的典故。

既然这剑是在吕祖神像中发现的,那么与吕洞宾扯上关系,也不算是牵强附会。你觉得不是?行,先把证据拿出来。

炒作嘛,本来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你居然较真,想砸场子不成?好吧,也要承认,宝剑与吕洞宾有关的说法可能有些不实,但是东西是先秦古物,这个总该不假。

算一算,先秦至今已经超过了两千年历史,在这么长的时间之中,宝剑依然光鲜亮丽,通体纹理绚美,而且不见任何腐朽的痕迹。

在中国出土的诸多兵器之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绝对是寥寥无几。就算是有,比如说越王勾践剑、秦始皇陵的秦剑等等,都是当地博物馆珍藏的国家级文物。常人除了乖乖的买票去参观,隔着玻璃罩看几眼,别想有什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另外还要注意,那些都是出土的文物,法律规定不能在市场上交易的国宝,就算你挥动支票本去砸钱,也不可能把东西买回来自己收藏。

但是眼前这把宝剑却不一样了,不是出土的文物,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传世的东西。就算上了拍卖会,也可以光明正大理直气壮的大肆宣传造势,吸引国内外大藏家的注意力。那个时候只要稍微推波助澜一番,估计又是一个天价。

出于职业的素养,在看见剑身铭文的一瞬间,老孟和沙庆丰脑中就已经掠过诸多念头,而且连怎么炒作的方案也已经拟定好几个了。不过等到他们清醒过来之后,相互看了一眼,又齐齐叹气。空有屠龙技,王观却不配合,奈何?

且不提两人的心酸无奈,这个时候看见不认识的鸟虫篆之后,王观毫不迟疑,直接摸出手机对准篆字拍了两张照片,然后编辑短信给钱老发送过去。短信也没有什么内容,就是请教这两字是什么意思而已,不过王观却相信钱老一定很感兴趣。

事实也是如此,短信发送成功之后,时间不大,就是过去了两三分钟,钱老的回电如期而至,开口的一句话就让王观蒙了。这种蒙不是糊里糊涂的蒙,而是一种兴奋到极点之后的茫然情绪,脑子一片空白,思维好像停滞住了。

钱老具体说了什么,王观事后也想不起来了,反正两个鸟虫篆字的意思已经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之中:“霸道之剑,工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