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8(2/2)

所以洪秀全用三个月就打到南京,从几万人一路增加到五十万人,一万都艘船。他也称了帝,有建了都。可是其它的,就没了。之前的纲领都没再提,其实不是不提,而是他们也在他们的朝廷里商议过,怎么商议都没有用。没法实现!等着杨秀清一死,人家就忙着内斗去了。也就更没有人去管这些事了。

老百姓不管你们怎么想,他们的想法很朴素,你们这么说了,我们才支持你们的。现在你们成功了,就不管我们了。让我们怎么办?

这其实比不给他们希望,更让他们觉得绝望。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得罪了朝廷,已经回不了头了。

而那会儿,所谓的天王还在跟各王混斗呢。今天你带兵杀过来,明天我带兵杀回去。

弄得原本居民们都没法好好做生意,好好的干活。生活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之中。这会儿,恭亲王的人就忙起来了。安抚了民心,“对于百姓,朝廷绝不怪罪。”

顺便告诉老百姓们,各地的官兵们也就都慢慢的向南京围拢。这些长毛鬼日子长不了了。大家立刻看清了形式,各种的逃离出城。

第95章没有信仰

第二更

等洪秀全回过神,南京城里就只剩下他们了。包括那些半路跟随他们的兵丁都跑得差不多了。留下的,都是跟他们从广西跑出来的那些。曾经号称的五十万人,此时城中也最多十万人了。没有百姓,没有人管理,南京城此时又空又乱。

不能说他们是后知后觉,而是他们走得非常隐密。这不得不夸一下李鸿章和曾国藩了。他们跟着僧格林沁的队伍来了,看到南京城的情况,一下子灵光一闪,我们不能打,还不能慢慢的‘化’了他们吗?

化就是感化,还是用六王的人,加上李鸿章和曾国藩带的各自的民团。大家都是汉人,又还是民团,大家想法一致,慢慢的把百姓都劝了出去。然后都是各有七大姑八姨,这一路上总有些看热闹的小屁孩子跟着跑出来,以为真的能怎么着,结果跑了一路,现在也看明白了,觉得不是他们所想的,于是看着百姓们都跑了,想想也偷偷的跟着百姓跑了出来,自己跑回家去了。

僧格林沁其实对这个还真的不怎么感冒,他是真正的军人,让他不打仗,却去让百姓跑,这个完全就不是他的风格。不过李鸿章好歹也是监军,又是自己让他掌握着军需,他和曾国藩都是那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主,僧格林沁真是被他们俩烦死,最后只能安慰自己,皇上说了,只围不打,他也算是遵从了圣旨。

但也不能什么也不干,于是他干脆把自己带来的兵和各地汇集的兵都拉出来狠训起来。这个李鸿章和曾国藩非常支持,李鸿章特意让徽商银号拿了二十万白银就堆在校场的中央,在南方大太阳下,闪着耀眼的银光。他可是记得自己那天看到满场银箱时,那份震惊。他也学学咸丰,拿现银出来激励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