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9(1/2)

惊讶,愤怒,悲伤,喜悦……

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如果用四个字总结的话,大概就是:造化弄人。

她怎么会想得到,绕了一大圈,最终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会是当初她最讨厌的人呢?

在两人相认之后,俪妃并没有立即和皇帝和好。皇帝顾忌俪妃的心情,也没有轻举妄动。两人诡异地维持着看似和从前一样的关系,却又完全不一样了。

那段时间里,俪妃心里头不大舒服,便借酒消愁,日日饮酒。

皇帝时不时地会去看看她,和她说几句话,可谁都没有把那层窗户纸捅破。

直到皇帝就要从行宫离开,出发的前一天晚上,皇帝提出要陪俪妃一起喝两杯,俪妃也没反对。

喝着喝着,皇帝看着月色下自己喜欢了半辈子的女人,忍不住吻了下去。

之后的一切,发生得水到渠成。

俪妃不肯回宫,在皇帝的意料之中,所以皇帝也没有强迫她,只是加派人手,将行宫围得密不透风。

他本打算等次年避暑的时候,再回来见俪妃。虽然心里想她想的难受,但为了俪妃的感受,也为了俪妃的安全,皇帝硬是忍住了自己的冲动。

直到几个月后,皇帝得知俪妃怀孕的消息。

皇帝激动至极,可严太医告诉他说,俪妃娘娘不想要这个孩子。

皇帝闻讯后,忍不住悄悄溜出京城,快马加鞭地赶去了建福宫,只为阻止俪妃做傻事,让她留下这个孩子。

可见面之后,俪妃却告诉皇帝,她不想一错再错。

皇帝听她把怀上自己的孩子说成是一个错误,心中不知有多难受。可他还是要忍住心酸,耐着性子劝说俪妃,告诉她太医说这个孩子很健康,让她务必三思。

俪妃给皇帝的回答,是长久的沉默。

皇帝陪了她几日之后,见俪妃似乎已经不打算再做傻事了,就加派人手照顾俪妃。之后皇帝便去了皇陵祭祖。

等他回到京里之后,旁人只知皇帝去了皇陵凭吊祖先,却不知皇帝还曾去过建福宫。

皇帝原本在书信里和俪妃说过,为了确保他们母子平安,皇帝还是会按照原定计划,等到夏天避暑的时候再过去看他们。

可是在俪妃临盆之前,皇帝实在是坐立不安,脑子里容不下除了他们母子之外的任何事情了。

选秀刚一结束,皇帝还没来得及看上那几个小姑娘一眼,便又快马加鞭地赶去了建福宫,陪俪妃生产。

和十年前不同的是,现在的俪妃并非戴罪之身。她生的孩子,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都是名正言顺的皇嗣。断然没有国家尚存,皇帝健在,却让皇嗣流落在外的道理。

所以无论是出于规矩还是感情,皇帝都是要带这个孩子回宫的。

孩子生下之后,皇帝看着这个和自己极为相似的儿子,问俪妃可舍得离开这么小的孩子。

如果她实在不愿意回宫的话,皇帝也可以像当初对裴清殊那样,替他找一位合适的养母。

俪妃沉默了很久之后,忽然哭了。

在她哭着点头,说她愿意回去的时候,皇帝忽然心软了。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告诉俪妃,你要是实在舍不得他,就把这孩子留下来陪你吧。

可皇帝终究没有说出口。

一来是这么做不合规矩,二来,若是俪妃母子都能回宫的话,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皇帝。他再也不用像之前的十几年那样,饱受相思之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