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8(1/2)

真才实学,只知溜须拍马之辈。谁知余文华竟不同于他人,提出了一点特别的想法。

“其他同僚大多是京城人,所以不大清楚地方科举考试的状况。下官老家是山西的,所以对地方的情况较为了解。”余文华刻意停顿了一下,见裴清殊听得认真,才继续说道:“按说科考纪律严明,本应无人徇私,无人枉法,可在这套制度当中,有太多的圈圈绕绕,没有办法在明面上说出来……尤其是一些,在大人们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

裴清殊眼皮子一跳,忙问:“你这是何意?”

余文华观他脸色,见裴清殊并没有露出生气的意思来,这才同他细讲:“就拿廪生制度来说吧,各府、州、县的的生员,名列前茅者,皆可成为廪生,领朝廷发下来的银米津贴。按说这本是朝廷给成绩优异者的奖励,激励考生们奋发读书,力争上游。可近年来,廪生的选取大有猫腻,许多成绩出色的寒门子弟做不了廪生,反倒是成绩平平的富家子弟,不知通过何种方式经营,竟能成为廪生。”

若是换了旁的刚刚出宫办差的皇子,恐怕不会轻易相信在大齐的土地上竟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可裴清殊前世曾经生活在王朝末年,比这更荒唐的事情他见得多了,所以并不觉得如何奇怪。

因为这种事情大多发生在地方,天高皇帝远,许多地方官员便大着胆子,做一些违法乱纪之事。

这件事情,算是在裴清殊的管辖范围之内。所以他并不打算置身事外,而是好好地和余文华商议一下,该如何解决,或者现实一点说,如何改善这种状况。

余文华见裴清殊不但没有斥责他,反而态度十分亲和地问他可有什么解决之法,余文华激动得满脸通红,热血沸腾地说:“大齐疆土辽阔,共有十八个省,若是殿下在京城施下号令,严查此事,恐怕一级一级地传达下去,又会不了了之。倒不如深入地方,取一典型重罚之,达到杀鸡儆猴的目的!”

裴清殊笑了笑道:“余文华啊余文华,你这是叫我刚刚上任,就到外地去办差啊。”

余文华抱歉地说道:“下官知道殿下新婚燕尔,定然不愿离京,只是下官人微言轻,若不借殿下皇子身份,只怕就算到了地方,也无人理会。”

裴清殊抬起手道:“外出办差,我倒并不排斥,只是皇子无诏不得离京,此事我还要再同员外郎商议一下,待父皇准许之后,方可出发。”

作者有话要说:有人说忘记时间线了,那默默再提醒一下吧,现在是延和二十三年春天~十二是延和七年出生的,故事开篇是延和十二年夏天,目前过了十一年的时间。

第127章准备

因为余文华是山西人,对山西的情况较为了解,所以裴清殊打算将自己出京办差的这第一站,就定在山西。

从京城到山西要走一千多里路,最快也要十日方能到达。

而地方的府试一般在四月进行,也就是说,裴清殊必须尽快决定,尽早出发了。

心中初步有了打算之后,裴清殊先让人把自己的三位伴读聚集起来,商议此事。

公孙明第一个说好:“请殿下务必把我带上!整日呆在钦天监里,闷都闷死我了!”

傅煦提醒他说:“阿明,你不要胡闹。殿下这一趟出去,可不是去玩儿的。”

“谁胡闹了?我也是想一路上帮殿下出出主意不是。”公孙明很有自信地说:“我和殿下不同,殿下是打小在皇宫大内长大的,不知江湖险恶。我可是随着我爹娘走过十几个地方,江湖经验丰富着呢!”

可傅煦还是不大放心:“你那时候才多大,这些年过去,地方的情况怕是也与从前不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