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2)

阶段,初选阶段就是现在的晋级赛,每次赛事选出3名晋级者,将近十期之后会进入半决赛,最终进入决赛的人则将会分别加入三个导师的战队,经导师组训练营指导之后,捉对厮杀。如今贺西漳的不按牌理出牌逼得李晓红兵行险着,只得先把后续的内容拿出来了。

张长岭说:“三位导师意下如何?”

姚远说:“这个主意好,我赞成。既然我们是导师身份,自然应该给学员更多指导。”

黄珏瑜顿了一下,说:“我没意见。西漳呢?”

贺西漳开了话筒道:“我也赞同。对了,刚才的pk虽然是周闻谨胜出,但是沈一的表现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我希望邀请到你也加入我的组,和其他导师学员进行pk,不知你愿意吗?”

沈一微微张开了小嘴,然后便高兴地笑了起来:“谢谢老师,我愿意!我十分愿意!”

李晓红默默地站在高处看着台下的贺西漳,觉得这个男人确实十分出色,只可惜心机实在深了点。李晓红自己在圈子里有个“人”的外号,找伴儿的时候却总偏爱傻白甜一点的,大概是因为聪明人见多了,看累了,更愿意找一些能让自己少点负担的人。

周闻谨也松了口气,觉得这样也不失为一个好结局。只不过这种轻松的心情却在周闻谨下台真实地坐在了贺西漳的对面并且拿到剧本的那一刻被丢到了九霄云外。

“同桌的你”大封面的本子打开,终于露出了这次剧本的真面目,剧的名字叫《铅笔盒》,这是一位一生只执导了一部影片便销声匿迹,一辈子被人铭记却连摄像机该怎么用都不知道的业余导演胡芽的作品,也是一部曾经在国际许多知名影展上获得提名但在国内只流传于网络从未进入影院的作品,最关键的是,剧中的一对男主角之间存在似有若无的同性之爱。

第10章身后那双眼睛

网上曾经传言,《铅笔盒》是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作品,这件事至今无人能证实其真实性。大概是因为这部作品刚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在国内掀起多大的浪花,而当人们开始以看过这部作品来标榜逼格的时候,《铅笔盒》的所有主创人员却都已经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在一些离奇的传言中,该剧的导演胡芽甚至被说成了一个假名、一个假身份。

人们对《铅笔盒》、对它的导演胡芽都议论纷纷,有说胡芽就是剧中主人公之一范春原型的,有说这部作品是某位知名导演披马甲做的,也有说胡芽因为这部作品已经被迫害致死的。或许是因为作品本身的灰暗和神秘,导致时间越久,《铅笔盒》的存在就越像是国内电影界一个无法忽视的现象型标志。人们对其讨论极多,但真正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却不多,而能读懂其中含义的人更少。

周闻谨却是看过这部作品的,还是在他还在念高中的时候。

现在回想起来简直不可思议。一部从未曾在国内公映的题材敏感的影片,居然能够在网络尚不发达的九十年代的高中校园里找到片源。那个时候的周闻谨是学校电影社的一员,他们这个兴趣社汇集了一群热爱电影和一群懒得参加太麻烦社团活动的学生,经常搞的活动就是每周利用学校的视听室组织一次观影活动。也不知道当时是谁提供的片源,周闻谨第一次接触到了《铅笔盒》这部影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