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2/2)

第二天,苏醒接着摘棉花,他看了看棉花枝上的一些棉花桃,猜测着还能摘个两轮,估计就没啥棉花了。

桂芝她娘家两个嫂子又过来摘棉花了,她们听桂芝说公粮没交上去,是因为谷子太湿。

她大嫂忙说:“你们这一家子真好笑,人家都是把湿谷子放在车底,人家粮站的人还能一袋一袋地测呀?”

桂芝也不懂,“应该是一袋一袋的测吧?”

这话被红梅听见了,她过来说:“苏醒说,就因为有人交湿谷子,所以粮站的人要一袋一袋的测,那个仪器是一根长竿子,从袋头插进袋尾,谁也别想蒙混过关。”

红梅走后,桂芝她娘家大嫂说:“桂芝你别听她瞎扯,你哥怎么就交上了,粮站的人也没说湿。”

桂芝怕这话被红梅听去了,说:“小声点,你们赶紧摘棉花去吧,我再去翻翻谷子,今天好太阳。”

“啧啧啧,一点谷子拼命晒,一百斤也只剩七八十斤了。”桂芝娘家大嫂嘀咕着,胳膊里夹个袋子,和桂芝二嫂一起摘棉花去了。

两天后,苏醒兄弟三个和他爹再次去交公粮,这回终于全交上了。

公粮都交了,棉花也没多少可摘,村里的男人们有的出去谋活,有的打牌赌博,有的小伙子开始到处看姑娘,然后托人说亲。

妇人们就是摘摘剩下不多的棉花,然后扯棉花杆。

棉花杆占着地,明年没法栽种,必须得扯起来,而且挑回家可以当柴烧,还不用砍柴了。

这些天,村里的妇人们除了扯棉花杆就是打听棉花价钱。

按理说,棉花都一大半了,应该有人来棉花才对。可一直没人来,有的人急得跑去镇上和县里问,也没人。

这下可急坏了村里人,不停地去找镇领导,是他们鼓励大家种棉花的,怎么没人来,这不是害人吗?

最后镇领导告诉他们,因为这是头一年种棉花,县里的领导正在跟棉花的企业谈价钱呢,让大家在家等着好消息。

直到冬月底,几乎所有的棉花都摘回家后,终于有人开着卡车来棉花了。本以为就八分或一毛钱一斤,没想到棉花的人说,雪白的上等好棉花六毛钱一斤,中等的四毛钱一斤,下等发黄的棉花也能卖两毛一斤!

红梅和苏醒赶紧把棉花分类,上等、中等、下等都分袋装好。

当然,他们分类后,棉花的人还要仔细验,过关了才行,怕有的人把差的夹杂在好棉花里面。

桂芝和苏福连夜赶着分类,接连三个晚上没睡好觉。

不过大家数着钱,就忘了熬夜的疲惫。

红梅和苏醒一亩四的棉花,卖出了五百八十多块钱。

桂芝和苏福有一亩六的棉花,却只卖四百九十块钱。因为苏福种棉花比他哥还是差不少,整个八队,数苏醒种的好,所以成率最高。

桂芝还说,因为请她娘家两个嫂子摘棉花付了八十八块钱,所以棉花这项入只能算四百块。

眼看就到了腊月初二,胖叔家房子终于盖好了,后期的粉墙之类的事就不是请苏福去干了。

苏福终于可以盖自家的房子了,一家子都很高兴,大家都想早些看着自家楼房全盖起来。

夜里,苏保国把家人都叫到一起,又要开会,商议出钱出力盖房的事。

一家人坐齐后,苏保国问苏醒,“老大,你家今年各项入多少?”

“西瓜三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