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2(2/2)

“回禀陛下,陛下传召之前,臣已准备请求拜见!”

皇帝想起先前宫奴回报确实说过此人下朝之后特地暗中留步,想来未曾道假。

“身居庙堂,尽知天下,你确是大才,看来他的眼光的确不错。”

宋兆拜道:“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何必自谦。”皇帝突然又道,“朕且问你,你既然因他缘故入了庙堂、身居高位,可算谁的人才?”

宋兆闻言,慌忙起身跪下,附身说道,“回禀陛下,臣是陛下的臣。”

“当真?”

“回禀陛下,臣不敢欺瞒。”宋兆道,“臣一朝在朝,便是陛下的臣,此乃臣肺腑之言,也是……五阿弟的意思。”

第四二一章梅花枝后

皇帝自小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皇宫,能顺利登上帝位,自有一番识人之能。然宋兆若是一昧上表衷心,皇帝信与不信反倒难说,毕竟听惯各种面上奉承。然此番宋兆自己提到殷暖,皇帝反倒再没有其他顾忌。

“你有治世之大才,朕不希望你我君臣之间再有其他欺瞒顾忌。”皇帝把方才太后看过的卷册递给宋兆,问道,“依你看,如何决定是好?”

宋兆直到现在方才微微松了口气,接过卷册的双手微微颤抖着。仔仔细细看了,沉默片刻,方才说道:“回禀陛下,臣以为,和亲势在必行。”

“为何?”

宋兆又停顿了片刻。

皇帝道:“宋侍郎不必有顾忌,直言便是。”

宋兆于是道:“恰舜国王尚未断气,二王子威严犹在,边疆战事还未能肯定平安。再者,大王子既有明君之才,又在此敏感时期能亲自来我朝求结婚姻,皆证明此人有勇有谋,若能结盟,于两国而言自然是好的。”

“还有呢?”皇帝见他欲言又止,便问道。

“还有……”宋兆顿了顿道,“朝中势力未明,李太后一脉已是蠢蠢欲动,内忧外患,此时更不益起战事。”

此话说完,他已是满头冷汗,此时太后和皇帝关系未曾明朗,若他赌错,命当休矣。

然如意料之中,皇帝面色未变分毫,只是道:“如此和亲确实是不能避了。”

“陛下。”宋兆想起什么,面色有些难看的道,“现在朝中只得一位公主,难道……”

“自然不可能。”皇帝打断了他,“谁说我朝只有一位公主的?有多少位,还不是朕一句话的事?”

宋兆闻言方才松了口气,东阳公主和他五阿弟之间,磨难已经太多,实在不能再多生事端。

和亲的决定暂且定下,然皇帝有着自己的顾忌,并未向朝中大臣说明,对外只安排了宴席接见恰舜来使。

毕竟对方是王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