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2)

他几乎不敢相信他不知道是夏侯莽居然到现在还惦记着他,还是皇帝的杀意更让人惊讶。

他艰难道:“陛下不会的。就算念着情分……不,我丈夫还在西北带兵。”

杜公公怜悯地摇了摇头:“叛军就要进城了。说是他们做的,谁会不信呢。到时候周将军在夏侯逆贼身上记了一笔血债,更要忠心地替陛下卖命......夫人觉得这不可能么?”

凤潼垂着浓长的眼睫,思索了好一会儿。他终于低叹一声,道:“我想明白了。公公大恩,凤潼来日将涌泉相报。”

杜公公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杜公公去后,凤潼服过一丸安胎药,便吩咐了两三个最亲信的下人,让他们拾行囊,处理事务。既然已经不得不走,那就只能尽力做点准备。夏侯莽的大军眼看就要到了,一切从简,速逃才能有有一条生路。按理说这日夜里宫中便会来人迎接,可是凤潼点着灯等到半夜,也不见皇帝的人。他心中疑惑,便派了亲信去宫中试探,可是等到天明也没有一个人回来。凤潼不知宫中究竟有什么在发生,或是皇帝那难测的心思又有什么变动。留给他的,只有疑惑和等待。

作者有话说:好想要评论啊......

第32章宫变

残阳如血,云霞漫天。大霍王朝的皇宫太极宫的巨大轮廓在暮色下愈见恢弘。

南宫穆负手而立,深深凝望着这座承载了数代人豪情壮志的金碧辉煌的建筑。

岁月悠悠,白云苍狗,多少故事曾在这里发生。太极宫,在前朝便是皇权所在。他的祖父霍武帝带兵逼宫,改朝换代,却付出了全族老幼被赐死的代价。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武帝定新朝都城于西京,远远离开了这片染血故土。

武帝膝下唯有晚年所得的三个孩子:成悼太子,他的父皇厉帝和浔川长公主。厉帝年轻的时候与成悼太子斗法,在莫后的教唆和莫家的协助下成功地离间了武帝与太子。武帝猜忌之下将太子赶到中京监国。厉帝与莫后不满足于此,派出死士将太子暗杀于这座宫殿的宣烈门外。

太子的死讯从中京传到西京。即便事后死士悉数服毒自尽,现场再无一点痕迹可循,半辈子都在与阴谋权术打交道的帝王依然心知肚明太子死于谁手。哀恸,震怒,无奈,直到驾崩,武帝都没有起草册立新太子的诏书。这时候,最得帝王亲信的,掌握权势的,是他的姑母浔川公主。

苦等数年后,厉帝到底还是得到了皇位。莫皇后不喜欢西京宫廷过于严谨的气氛,于是皇权重新回到了中京的太极宫。然而,他们也没能笑到最后。厉帝乾明年间,大司马赵泽和发动宫变,血洗太极宫,斩杀莫后和一干莫姓外戚,将厉帝与嫡出的几个皇子活活困死在眼前这座殿宇。

然后,是他自己来到了这座殿堂上。这么多年的殚竭虑,这么多年的时局动荡。他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畏惧而激动。他熬死了夏侯春,他是这天下的主人!染血的宫殿这样告诉他,繁华的中京城这样告诉他。

可是,这就是看太极宫的最后一眼了。那个夏侯老贼的孽子夏侯莽带着叛军归来,而他马上就要走了,带着小半个朝廷的文武,带着寥寥几个亲信。不管他怎么劝说自己,他在顾全大局,他在忍辱负重,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有一个声音在呼喊:这是贪生怕死!这是抛弃祖宗家业!

不,他不能再看下去了。越看他越觉得这座宏大的宫殿在谴责他,在睥睨他。该拾的财宝文书已经拾好了,夏侯莽既然要来了,留给他也是糟蹋,不如一把火烧了干净!

主意一定,他便扬声呼唤道:“来人!给朕烧了太极宫!”

回声阵阵,四周静悄悄的,并没有一个人回应。空旷旷的皇城,遥遥可见几个扫洒的宫人。他身边伺候的那些人呢?他宠信的杜公公又去哪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