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1/2)

是个姑娘家,腼腆是本分,不好跟堂房的嫂子吵,不然,贾琰肯定当场发作。

心里虽气,可这表面上还是要端庄得体:

“我原想着,回头让人给环儿和兰儿送去呢,嫂子这么一说,少不得现在就拿出来。”

贾琰自然不会忘记贾琮的那份,不过,这种东西对于贾琮来说终究跟玩具差不了多少,因为贾赦早就为贾琮准备了全套趁手的文房四宝,根本就不需要贾琰来|操|这个心。

邢夫人也反应过来了,笑道:“二丫头到底是老太太跟前教养了几年的。我记得当初大丫头在家的也是如此,对宝玉的事儿事事上心,就是给宝玉启蒙一事也是亲力亲为。我们二丫头比不得大丫头在读书上的天分,可对弟弟对侄儿的心却是跟大丫头一样的。”

银子邢夫人没有,可这现成的好话却不要钱。以前邢夫人是没有底气也没有人帮她做脸,因此就是这现成的好话她也说不出口。哪里跟现在这样,几十两金子别人都帮她出了,她当然也十分可以给这个人说说好话,帮着在贾母面前刷刷好感度。

便宜母女么,不就是这样的?

贾母听说,立刻就舒服了。

作者有话要说:很多同人小说里面,在金银价对比的时候很喜欢用十进制,也就是一两金子换十两银子。不过本人不大喜欢。因为中国的重量单位可不是十进制的,而是十六进制。而且,按照黄金和白银的购买力,在不同时期差别也是很大的。

因此,在本人的红楼文里面,黄金和白银的官价一般采取十六进制,也就是说一两黄金兑换一斤白银,而一斤白银是十六两,更简单的说,就是一两黄金兑换十六两白银。当然,民间实际成交价格肯定会跟官价会有区别的。

另外,大约是本人看书的角度有点问题,在本人看来,原著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在说钱钱钱!除了那些诗词,原著里很多事情都是跟钱相关的。就是不知道有几位书友跟我有相同的感受。

第24章

虽然说贾家这一代的四个女孩儿都是在贾母跟前养过的,可真正让贾母花过心思的也就贾元春一个罢了,无论是当初还是贾迎春时候的贾琰,还是探春惜春两个,贾母都没有花过什么心思:一来贾母年事已高,二来贾琰是贾赦的女儿,探春庶出,惜春年纪小又不是贾母的亲孙女儿还是贾敬的女儿,贾母才不会在这几个女孩子身上多功夫呢。

也就说,贾元春贾琰贾探春贾惜春这四个女孩儿里头,除了贾元春,其余三个贾母都是当成小猫小狗养着的,反正贾家少不了这三个女孩儿的吃喝穿用,花销也是有定例的,根本就不需要贾母多心。

真正教养贾琰的,还是贾琰身边的那两位奉仪女官。

不过,邢夫人这话贾母爱听。

贾母笑呵呵地道:“不错。当初大丫头离家的时候,三丫头还小,四丫头更小,也就二丫头记得她姐姐的事儿。”

贾琰笑嘻嘻地道:“老太太,那您说,既然连我都给了,大嫂子是不是也该表示表示一下?”

那文房本来是贾琰打算私底下给贾环贾兰两个送去的,只不过,被李纨恶心了一下,贾琰当然想找回来。

她可不是原主,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该反击的时候,她也绝对不会手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