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6(1/2)

却扬长而去,不把人命当回事的人家,怎么可能对百姓心存怜悯?

贾琰虽然没有说得很明白,可是那语气,那姿态,却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众人,她薛宝钗和薛家,根本就不配跟林黛玉还有林家相比!

虽然话是出自贾琰之口,可是薛宝钗哪里敢生贾琰的气?她连林黛玉、史湘云都不敢得罪,更何况是贾琰?

她也只能端着端庄的姿态,坐着。

第67章

薛宝钗本来也是个极聪明的女孩儿,她自然是听出了贾琰的不满,心下一琢磨,立刻了然。

是了,一定是她母亲的话说错了。

别的不说,把荣国府内宅的事儿交给尤氏秦可卿婆媳,这是贾赦的决定。薛姨妈只是借着王夫人的光住进了这煌煌国公府邸,他们薛家不止是这荣国府的客人,还是客人的客人。既然是外人,对人家家主作出的决定指手画脚,作为女儿,贾琰自然是不高兴的。

此其一。

其二,打进京以来,薛姨妈在人前提起薛宝钗的时候,经常也会说些类似“我家里也多亏了我女儿帮我”这样的话。薛姨妈的本意是给女儿扬名,表示薛宝钗非常能干,而且说这话的时候,也多是在王夫人跟前,她们姐妹说体己话的时候说得更多一些。这种话,私底下,跟薛姨妈王夫人这样,亲姐妹之间说说的确是不妨的。可是大户人家有大户人家的规矩,薛姨妈说自己的女儿能干

他们薛家的事儿多亏了薛宝钗在边上帮衬,那是他们薛家这种商户人家的规矩,跟人家国公府邸里头的事儿能一样吗?

这快十个月来,薛宝钗冷眼看着,贾琰是极其讨厌能干、厉害这样的名声的,就是贾赦和邢夫人也十分注意,只许贾琰传出孝顺父母长辈、友爱兄弟姐妹之类的话,别的,像什么聪明、有成算之类的,是一点儿都不沾的。

她母亲这里建议贾琰以学习的名义接手管家,只怕回头贾琰以不到十二岁的年纪就要传出厉害的名头了!

明知道人家忌讳,还偏要提,人家不生气就有鬼了!

既然是母亲说错话在先,被人家如此数落,薛宝钗也不敢抱怨,不止不敢抱怨,竟然是连记恨都不敢。

她琢磨着,怎么把这话圆回来方好。上回贾琰晋了郡君,她母亲送了一套首饰外加五千两银子,如今看来,竟然是薄了。也不知道这府里还欠了多少亏空。如果不多,她们薛家代出了也是个意思。

薛宝钗算了算,如今他们薛家虽然日渐消耗,可家底还在,如果是七万八万的银子,她们母女咬咬牙,给了就给了。只要一直能在这府里住下去,七|八万的银子,也算是物有所值。

可如果再多了,怕是要拉上严家了。

薛宝钗是个极有主意的,当天傍晚就跟母亲说了。

薛姨妈也吓了一跳,道:“都怪我,都怪我。明知道大老爷那边最是忌讳这些的,偏生还提这些话!你看我,越发糊涂了!”

薛宝钗少不得安慰母亲道:“妈,姨娘家里是一个规矩,那边的大老爷家里又是一个规矩。谁会想到,一个屋檐底下住的亲兄弟俩的规矩竟然会大相径庭到这个地步?好在描补回来也来得及。”

薛姨妈皱着眉头,想了想,道:“不是我说,宝丫头,你看你姨娘。真真是个掉进了钱眼里头的!我们之前已经送了贺礼给二丫头了,现在再送,你姨娘哪里不知道的?若是她闹起来,我们怕是不好在这府里住了。你看,我们让你哥哥在外头跟严家说了,让严家出这个银子,你看如何?”

薛宝钗一看就知道,薛姨妈这是心疼银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