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1/2)

旧年她娘家兄弟要读书,还要她父亲去借银子!可见秦家家底有多少!她还不是秦家的亲生女儿,嫁到我们家来之后,你看她的行事,哪一样差了?长辈们提起她都是好话,族里的小辈还有下面的奴仆们,说起她也是好话,慈悯仁爱!你们也知道我们家那些奴才,都是几辈子的脸面。赶上某些时候,在老太太跟前,她们那些仆妇倒是有个座位,我们这些正经的哥儿姐儿倒是要站着。这些仆妇,表面上是我们家的奴仆,可背地里奴大欺主的事儿也没少犯。她但凡差那么一点,那些仆妇就不使坏?”

这样的话若是放到邢夫人面前,邢夫人说不定就会联想到贾珍跟秦可卿的私情上面去。因为秦可卿那样的身份,除了贾珍给她撑腰,基本上没有第二个可能。而且有些风言风语,邢夫人在背地里肯定是听说过的。

这也是贾琰当初劝说邢夫人的时候,把这些话放在最后的缘故。

她也没有想到邢夫人竟然不等她说完就信了。

也只有探春薛宝钗这样的女孩子,姑娘家,听到这些话之后,才会去思考秦可卿受过的教育水平,而不是在第一时间怀疑私情的可能。

换了尤三姐,倒是会往那上头想去。

探春这才道:“所以娘娘的意思是,蓉儿媳妇看着柔弱,实际上她的手段一点都不差?而且还是有人细细地教导她?”

教养两个字,从来都是大量的银钱堆出来的。大多数情况下,家里有儿有女,肯定是先紧着儿子,儿子样样不缺了才会想到女儿。

就以王家为例,王子腾能够爬上去,成为九省统制,真的跟王家老爷子一点关系都没有?肯定是王子腾的哥哥、王仁王熙凤的父亲王子胜倒下之后,王家把所有的资源都倾倒在王子腾身上,才会有了他的飞黄腾达。

因为家里的资源全部给了儿子,所以王夫人才会那么没见识,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才会死盯着钱因为钱最实在也不会背叛。

但凡她有点见识,她就不会到处宣扬她的儿子是衔玉而生的主儿!

还有薛姨妈也是,说她懂国法,她多多少少都懂一点,说她不懂国法,她也的确不懂。

她但凡知道一点,就不会对儿子的户籍那么无关紧要。

看过了王家,再来看秦家,秦可卿的养父秦业是工部营缮司郎中,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呢,老实的人自然是清廉的,不老实的人呢?大把大把捞银子的也有的是。只不过后者很容易被人退出去做替罪羊。

秦可卿的老爹既然好好的,显然是那种没有贪污又十分圆滑的,因此平平安安地躲过了各种倾轧。要不然,当年老义忠亲王起起落落的那些风波,他躲得过?

可是秦可卿呢?金尊玉贵,明明是个养女,明明是个来历不明的,可是来到贾家之后,竟然不落口舌,行事、风评,甩了王夫人王熙凤这对姑侄不知道几条街。

这样的人,会简单的?

如果没有经过详细的指点,手段高超,她凭什么能让宁国府的那些奴才们说不出一个不字,还赢得了大家一致的|交|口称赞?

不止探春,就连薛宝钗也是一脸惊恐。

薛宝钗当然知道,如果换了她,她身边若是有个丫头起了坏心思,要弄死她哥哥,还对她说,只有这样她薛宝钗才能够继承薛家的家产,要薛宝钗重用她。薛宝钗也会第一时间活剐了这个胆大妄为又愚蠢到家的丫头。

即便薛宝钗不喜欢自己的亲哥哥,即便薛宝钗多年以来一直暗恼哥哥薛蟠坏了她的前程、断了她的青云路。但是,一个奴才都敢打着为她分忧的名头实际上却把她当傻子刷,薛宝钗会容得这样的奴才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