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4(1/2)

是商人,世人对商人多有鄙薄、不信赖商人的品行也是肯定的。所以,薛蟠便磨着薛姨妈,说他想去边关。

薛姨妈哪里舍得!

薛姨妈道:“你当边关是那么好呆的?那可是拿命去拼呢!朝廷每年征召多少人,能平平安安地回去的又有多少?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家是正经。”

薛蟠发狠道:“往日里我在家里,你们都嫌我没本事!好容易有了这么个机会!妈却开始嫌弃这个嫌弃那个来了!外祖当年不是在战场上拼出来的?舅舅不也是走这条路的?为什么到了我这里就不行?!”

薛蝌和薛宝琴都不敢劝。

反而是薛宝钗,她仔细想了想,道:“妈,哥哥这话不中听,意思却有几分。虽然舅舅坏了事儿,可是舅舅人还在。再者,谁都知道我们家是娘娘使唤出来的人,就是人家看不上我们,看在娘娘的面子上,也不会折腾我们。妈如果不放心,何不写信给舅舅,问问舅舅的意见呢?”

薛姨妈虽然心疼儿子,但是看在儿子心意甚坚的份儿上,加上女儿也劝,少不得提笔给王子腾写了信,专门让铺子上的人跑了一趟杭州,亲手把信送到了王子腾的手里。

王子腾如今还指望着外甥外甥女儿能够拉拔他一把呢,自然愿意薛蟠走这一遭。因此,在信中不但极力赞同,还告诉薛蟠去了军中可以去找谁谁谁。

而这些日子里呢,薛宝钗从贾琰那里学了许多东西,尤其是那个伤口缝合术,基本内容她都掌握了,并且自己仔细推敲过,然后细细地写下来,一点点教给薛蟠,让薛蟠记熟了,王子腾的信也到了,这才看着薛蟠领着人去了雁门关。

雁门关是京畿的门户,也是千百年来直面草原部族的一道雄关,因此民风彪悍。当然,这种彪悍都是建立在流血牺牲、建立在一条条袍泽的生命上的。

薛蟠带着军需烈酒先找到了一直在雁门关附近屯田的贾芸,然后跟贾芸一起去见了雁门关总兵杨奎光。

杨奎光果然守信诺,真的让了十个十夫长的军功给了薛蟠,并且为薛蟠争取到了从八品的军爵。

王子腾曾经是军营节度使,因此在军中有门路,忠靖侯史鼐也是军功上来的,自然也有门路。因此,在薛蟠的军爵下来之前,史家就把这个消息送到了贾母面前。

贾母不再迟疑。

因此,这年荟芳园的红梅盛开、贾母等女眷去宁国府赏梅吃酒的时候,有人撞见了薛宝钗跟贾宝玉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而且还睡在一张床上!

薛宝钗哪里不知道自己这是中了算计?她素来小心,可是一来这西域来的胭脂酒的确香甜,二来她只吃了两盅。如果不是这酒有古怪,她怎么会不胜酒力不得不早早告退?如果不是这酒有古怪,她怎么会连离开宁国府的体力都没有,只能去秦可卿准备的屋子睡?而且,好端端的,贾宝玉怎么会闯入她睡的屋子?又怎么会被人撞破?

薛宝钗心里好恨!

她知道,会这么做的而且也做得到这一点的,肯定是贾母。

如果只是流言,她大不了晚两年再议亲,可是现在,被人发现她跟贾宝玉同床共枕,她就是不嫁也得嫁了。要不然,她真的只能自挂东南枝或者直接出家做姑子去了。

饶是薛宝钗智计百出又素有城府,事情闹出来的时候,她一口气没上来,全身一下子冷一下子热,竟然是胎里的热毒犯了。

内外一夹击,薛宝钗就倒下了。而薛姨妈偏偏是个没主意又耳根子软的,被人在背后一说,就觉得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也不错:如今薛宝钗名声名节都没了,除了嫁给贾宝玉也没有别的法子了。而且,贾宝玉就是再不成器,他也是贾琰的堂弟。也只有这样,他们薛家跟娘娘的关系才会更近。

等薛宝钗清醒过来的时候,她跟贾宝玉的婚书已经下来了,在她的十七岁生日来临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