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0(1/2)

是。”皇帝道,“这孩子也十六岁了。也是时候册立他为王世子了。”

贾琰道:“万岁记得老臣,加恩于林妹妹,臣妾就在此替林妹妹谢恩了。”

皇帝连忙把贾琰扶了起来:“多年来,皇后替朕照拂忠臣之女,又百般护着。朕也记着呢。”

贾琰笑道:“文德公是万岁的老臣,却是臣妾的姑父。臣妾照顾已故姑妈留下的一点骨血,不是理所应当吗?万岁的这声谢,臣妾听着可心慌呢。”

皇帝笑着,刮了刮贾琰的鼻子,道:“你呀!人!”

嘴上这样说着,可是这脸上却不见任何的着恼之色。

贾琰笑道:“万岁既然提起了臣妾的表妹,那五皇子和六皇子的婚事,是不是不能耽搁了?我能替两位皇子问问万岁吗?”

皇帝笑道:“这两个孩子跟他们的哥哥们又不同。身子也不是顶好,朕原想着,等他们满了十八岁再做打算。不过,皇后说得对,他们的亲事不能再拖了。”

“那臣妾能问一下,这两位未来的皇子妃又分别是哪家闺秀吗?”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作者有话要说:

掖庭府管人事。宣徽府管理物资和各项供给。

名义上是向皇帝皇后负责,皇后也拥有管理权,可实际上,大多数皇帝都会把这两个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皇后,不过是摆设而已。

这也是历代宠妃们不大理会皇后而皇后又十分憋屈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有了皇帝的宠爱和信赖,她们可从皇帝手里得到许多东西,甚至如果她们的娘家人在这两个部门任职的话,还能够暗算到皇后,而皇后,基本上约束不了她们。

所以才说,皇宫是最讲规矩也是最没规矩的地方。

第202章

皇帝给两位皇子都定了亲事,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宫廷内外。如果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迟疑的话,那么,伴随这礼部和宗正寺派出官员向这两家下聘礼的时候,这两门亲事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赵敬妃和五皇子也就算了。

可是六皇子却很不满,问题是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竺贵人很清楚儿子的性子,所以就借口侍疾,把儿子约束在了身边。

竺贵人病了,皇帝忽然给五皇子和六皇子定了亲事,而且还是差不多的两门亲事,这让竺家再无迟疑。

这天,竺家太夫人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追问道:“你们老实告诉我,娘娘,娘娘,娘娘和殿下是不是,……”@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管怎么样,竺贵人都是竺家太夫人的肚子里面爬出来的,竺家太夫人当然更愿意自己的女儿做皇太后,而不是自己的孙女。

竺明辉不敢回答。

如果说当初竺秋娘进宫之初,他曾经抱着很大的希望的话,那么现在,半年过去,皇帝一次都没有召见过他的女儿,已经让他彻底明白,没了竺明诚和竺贵人,他和他的女儿加起来,这分量有多么的轻薄了。

竺家太夫人的视线从竺明辉的身上扫过,停在了竺明诚的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