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8(1/2)

他立刻就让妻子准备礼物、送拜帖去庆荣侯府。

虽然他们家跟庆荣侯府没有多少往来,但是,为了儿子的前程,不是不能低头。

邢夫人到礼物之后,莫名其妙,不得不跟身边的刘典侍商量。

刘典侍便是当初贾琰为邢夫人请来的、帮助邢夫人应付内宅诸多事宜的女官,听了邢夫人的疑惑之后,就把她的分析跟邢夫人说了,还建议邢夫人在下一次进宫之前先见见卫家太太。

邢夫人现在是皇帝的丈母娘,外头等着拜会她的贵妇人很多,也不差卫家太太一个。因此,跟贾赦报备过之后,就见了卫家太太。知道了卫家太太的来意之后,先征求丈夫的意见,丈夫同意了,这才进宫来,把事情告诉贾琰。

贾琰听说之后,立刻就笑了:“竟然有这样的事儿?母亲尽管放心,这件事情,万岁已经知道了。至于万岁有什么安排,我就不知道了。母亲就让卫家安心等些时日罢。”

邢夫人得了话,自去告诉卫家太太,把卫家太太和卫家上上下下喜得什么似的,等皇帝对卫若兰的委任下来之后,卫家又往贾家送了一份丰厚的礼物。

不说这外头的纷纷扰扰,且说这公里,有道是一孕傻三年,贾琰都傻了六年了,最近终于把旧日的明给捡了回来。

她开始研那些邸报,从中汲取有用的讯息。而平日里,有了空闲就去御花园转转,静心思考接下来的工作。

这天,贾琰又一次漫步在明月桥上的时候,正好看见皇帝带着人溜溜达达地从另一边过来。只要是没瞎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都可以看得出来皇帝的心情很好。

贾琰立刻向皇帝欠身行礼,然后道:“万岁今儿个特别开心,可是有什么好事儿发生了?”

“没错。的确是好事。皇后不妨猜一猜。”

贾琰微微低下视线,想了想,道:“啊,我猜到了一定是去东瀛的船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大笔的黄金。”

“嘿~皇后,这,这还真的瞒不过你啊。”

这种政务上的事情,这满宫里跟皇帝最合拍了,就数贾琰了。

“看万岁说的。东瀛的事儿,我早年就听说过,只是力有未逮,因此只能搁置罢了。听说,这个地方盛产黄金,可是当地的铸造工艺却不过关,因此,东瀛的百姓用的铜钱,还是我们大晋朝过去的呢。昔年严主簿拜访我父亲的时候就说过,若是能够开启中原到东瀛的商道,光用铜钱兑换黄金或者白银就可以挣得盆满钵满。如果不是朝廷明文禁海,只怕我当年就忍不住跟父亲提起这个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果然是皇后!没错,正是严宽亲自带人去了一趟东瀛,比朕预想之中多带回近万两黄金。”@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贾琰道:“万岁,这严主簿可还说了什么没有。”

“什么?”

贾琰道:“海上讨生活的人都知道,东瀛、琉球等地多雨水。琉球号称是雨都,一年三百六十日有一百八十日在下雨。东瀛也不逞多让。因此,无论是琉球还是东瀛,都无法大规模晒盐,加上这两地没有大型的铁矿,哪怕靠海,盐巴对于他们来说,一样金贵。万岁有没有想过,用盐去换取黄金呢?”

“你是说,建盐场?”

“对。我记得古书上就有晒盐法了。而齐鲁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因为盐而富庶各国。如果在齐鲁沿海建立晒盐场,那才是财源滚滚呢。”

对于臣民之家来说,他们还要考虑什么盐铁官营,可是对于皇帝来说,因为他是皇帝,因此,很多禁忌对于他来说,反而不是禁忌。

皇帝道:“可是,这不大好吧?而且,当年鉴真东渡,几次失败,就是因为海上大风实在是厉害。”

贾琰道:“陛下,这也容易。只要能够摆平高句丽,我们就能够通过高句丽走近海。那会降低很大的风险。又或者,”

“或者什么?”

“复黑水鞑靼手里的海参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