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7(1/2)

我们家如今有身份,又有银钱,哪里还需要这个?就是你哥哥不会读书,也该把你侄儿培养出来。现在做这个,算什么?”

薛蟠却是心疼妹妹的,立刻就道:“妈,你怎么能这么说妹妹呢?妹妹也是为了我好。轩哥儿还小呢,等他长大,少说也要一二十年。这一二十年里头,我们家不巴着娘娘,难道要看着别人把我们挤下去?”

说着,又对薛宝钗道:“妹妹,你尽管说,要哥哥怎么做。哥哥别的没有,时间倒是大把大把的是。”

成婚十载,薛蟠已经不是当初的毛头小子了。哪怕依旧是个直脾气,可是他却比以前多了许多担当。

薛宝钗道:“哥哥,这事儿,妹妹已经琢磨了好几天了。原本还打算用自己的嫁妆来做的,可你也知道我们家,你妹夫弟兄好几个!当初我十里红妆地嫁过去,妯娌间就有话说,若是再弄这个,怕是婆母也要坐不住了。妹妹之前已经进宫过了,娘娘说了,这羊毛买卖的头两年,不走民间,走的是军需采购。让民间也加入进来,为的,就是防止宣徽府下面的商人们欺负军屯的军民,一面一个劲儿地压低羊毛的价钱,一面一个劲儿地抬高羊毛制品的价钱。”

薛蟠立刻点了头:“原来如此。这个我们家原本就是做惯了呢。不过是做那烧刀子买卖的时候多做一样而已。倒也容易。”

甄英莲道:“妹妹,这话原本不是嫂子应该多嘴的。可是嫂子却担心,那纺纱机真的跟妹妹过的那样好的话,会不会让百姓人家的女人失了贴补家计的一条门路。”

薛蟠虽然长大了,也成熟了许多,可是这脑子依旧不是非常好使。所以,他们薛家如今的很多事情,都是他们夫妻商量着来的。

薛宝钗道:“嫂子放心。娘娘说过,那新式纺纱机纺出来的纱粗了一点儿,不适合棉纱和细麻。”

第251章

远在商丘的薛宝钗都能够得到消息,更不要说近在京师的众多商家了。如今京里谁不知道,跟着皇后娘娘混的商家,不止有钱,还有前程!薛家是明证,更不要说已经做了正四品的莱州知府的严家家主严宽了。

以前在京里就是捧着金子都没有几个人愿意理会的严家,如今家里都出了娘娘了!

想到这两个明晃晃的例子,整个京师商圈都轰动了。

有关系有门路的自然不说,就是那没关系没门路的,都急着找关系找门路。别说是皇后娘娘的娘家庆荣侯府,就是几位尚宫、总管的私宅每天都是门庭若市。

夏金桂自然也不例外。

那年夏金桂拒绝了竺明诚的婚事之后,就真的找了一个上门女婿,一个穷秀才的第三子。

以夏家的财势还有宫里的关系,夏金桂不是不可以找更好的,可是竺明诚到底是竺贵人的亲哥哥,就是竺贵人如今不得宠了,可也是六皇子的生母不是

因此,夏金桂才找了这个读书、科举需要大把大把的银钱家里还有一堆小子的白秀才。

白秀才的第三子,白世攘,虽然从小羡慕哥哥可以跟着父亲读书,可是真正摸到书本,却是跟夏金桂结了婚以后。

也正是因为如此,结婚以后的白世攘就努力往科举上走。

感谢大晋朝的太|祖皇帝,大晋朝倒是没有赘婿不能参加科举的规定。只不过,科举的难度在哪里摆着。哪怕白世攘十分刻苦,夏家又不吝银钱为他延请老师,他也只考了个童生而已,距离秀才还差了些许火候。

也许是因为白世攘不是薛蟠那样的呆子,也许是对这个上进的丈夫十分满意,也许是因为生了儿子,夏金桂的脾气好了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