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9(1/2)

来心性不够,二来,如果后宫太讲规矩了,她们哪里来的机会呢?不是跟守活寡一样吗?

可是,在这个年代,皇宫就是整个天下的缩影,如果说宫女内侍们就是那些奴仆贱民的缩影的话,那么,这些低位低微的妃嫔,她们就是平民百姓的缩影。在国法上,她们是皇宫里面的小主子不假,可是她们并享受不到多少权力,有的时候,还要被那些大宫女大内侍们欺负。只有混到了九嫔,她们才算真正在皇宫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真正地有资格开始讲人权。不然,哪怕她们是重臣之女,也不过那般而已。

不说这些嫔妃们,且说皇帝,他第二天早朝之后,专门去拜访了太上皇,二十年来,这父子俩终于开诚布公地谈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太上皇还留皇帝用了饭,才让皇帝离开。@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宫里的人都莫名其妙,有那聪明的人猜到这父子俩终于和解了。但是那些妃嫔们消息来源有限,自然是不知道太上皇跟皇帝做了什么。就是有极少部分内侍和宫女们知道一点,但是,他们哪里敢多嘴多舌?

跟太上皇做了充分的沟通之后,虽然前朝不是没有话说,可是太上皇积威犹在,这些年,皇帝也攒下了一些人脉,因为太上皇手段厉害,所以皇帝掌握的力量看似不多,却是扎扎实实的,甚至因为他的踏实,使得他的兄弟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一步一步地萎缩,因此,林黛玉次子过继回林家一事,竟然可以说是私底下暗涛汹涌表面上却风平浪静地通过了。哪怕是人们在背后议论纷纷,可终究,林黛玉的次子被过继回林家一事还是成了。

不过,即便是过继回林家,皇帝和沂王也不会看着别人凌驾于王府公子之上。因此,在林如海辞世整整二十年之后,林如海还是跟林氏一族分宗了。

反正他跟林氏一族也远了,就跟他当年跟林黛玉说过的那样,林黛玉在林氏一族里面没有五服之内的兄弟姐妹,其实林如海自己也差不多。他们这一支本来就一人丁单薄出名。如果不是林如海的文德公的名头,林如海如今在林氏一族里,说不定连享受到的香火也极其有限。也因为林如海的文德公的名头,让林氏一族十分不愿意让林如海分出去。

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他们跟林如海那一支不同,林如海的那一支十分显赫,四代列侯,还有林如海这位探花郎,可是他们呢,基本上就是一群平民百姓,哪怕其中有几个读书人,不少人有功名在身,可在这个时代,皇权才是至高无上的。

林氏一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林如海和贾敏的棺椁被分了出去。不过,林如海和贾敏被移出林氏一族的祖坟之后,林氏一族为林如海贾敏两人设立的衣冠冢,照样年年香火不断。虽然官方认定林如海的继承人乃是林黛玉的次子,可是在林氏一族里面,林如海的继承人另有他人。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伴随着林黛玉的次子被过继回娘家和林如海贾敏夫妇迁坟一事吸引住了大多数朝臣的注意力,皇家在背地里,开放了一部分船队,吸引不少商人加入皇家船队,进行海外贸易。

要知道,在多年之前,海外贸易都掌握在那些重臣的手里,就是皇帝想开海禁都不成,只能偷偷地干。十年过去了,皇家终于压过了那些重臣,成为海上第一商,现在,皇家终于开放了皇家手里的船队,吸引各地的商人加入海上贸易。

这已经跟变相地开放了海禁没什么两样了。

整整十年,海禁终于名存实亡。

而尝过了海禁的利润之后,就是那些重臣们再拿大道理,他们也拦不住华夏探索海外的脚步。

皇帝先后成立了莱州市舶司主要负责对东瀛和高句丽之间的三角贸易,甬州市舶司主要负责琉球诸岛和吕宋的贸易,其中吕宋的孔雀石开采关系到大晋的钱币流通和物价稳定,乃是重中之重,和琼州市舶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