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7(1/2)

完全不是问题。

反而是跟贾宝玉这样的,衔玉而生,生来就是大造化的,极易引来皇家的忌讳。

有这么大的造化,怎么就没看见你投胎投到皇家来啊?!

贾琰瞪了他一眼,佯怒道:“还说呢!我们的孩子都那么大了,您还不知道多保重身体!跟那些大臣们置什么气?!其实,只要有足够的官位,他们就会闭上嘴巴。他们是宰相不假,可我大晋开国百年,这三年一次的科考,外加恩科,取中的进士有多少?那些勋爵贵胄之家等着恩荫、捐官儿的孩子又有多少?他们就能够保证他们家的孩子个个能成材?他们若是敢拦着您开疆拓土,他们的同窗同年同乡怕是要先不干了!”

要贾琰说,华夏诸国为什么会亡国,不是因为穷兵黩武,而是因为华夏诸国没有及时向外扩张!如果朝廷不断地向外扩张,武将们有仗打,文官们有官位可以升迁,皇帝这里呢,也可以不断地把喜欢跟自己抬杠的人丢出去,把自己能用的人抬上来,而百姓,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从而得到更多的食物。

只要控制住这个节奏,开疆拓土,又有什么不好的?

皇帝含笑抓了一下贾琰的手其实他更喜欢挂贾琰的鼻子,只是现在他的手抬不起来了他也不得不承认,贾琰说的有几分道理。当然,实施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要让东瀛人为我所用,这里头需要的钱粮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呢。”

贾琰立刻凑过去,道:“万岁,您可想过这桨轮船?”

“嗯?怎么说?”

“这次恐吓高句丽就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装上的桨轮的船只,在速度上提高了不止一倍。万岁,臣妾的意思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吧这个桨轮船往下深挖一下,提高桨轮船的速度。这样,以后从江南运送粮草,这时间上可以节省许多,自然,这路上损耗的粮食自然也就少了。同样,桨轮船的大规模使用,也会是东瀛跟中原的联系加强。……”

皇帝立刻明白了:“他们距离我中原本来就不远。只要桨轮船的技术再提一个台阶,治理东瀛、让东瀛成为我华夏的一个郡省就成了可能!”

“而且东瀛,尤其是虾夷州的对面过去就是海参崴。那里可是天然的不冻港,边上又是数百年的深山老林。造船可方便得紧呢。”

皇帝一听,立刻扬声道:“取,山河舆图来!”

第284章

很快,内侍们把山河舆图铺在了皇帝的面前,皇帝看着地图,喃喃地道:“海参崴本是我大晋领土。”

贾琰道:“那不过是个名头而已。就跟是元蒙早就灭国了,在名头上,这茫茫草原也是我们的。可若是真的,那从前朝开始到本朝,这重兵把守雁门关又是什么?其实谁不知道,这一统天下,也不过是把长城以南回来,长城以北,哼。”

长城以北的广大草原还掌握在蒙古人的手里。

这句话,贾琰不说,皇帝也明白。

他比划着那张山河舆图,忽然道:“朕记得,人似乎有异动。”

他记得似乎有这样的奏章,被压在不知道哪个柜子里。

“万岁说的可是黑水?可不是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海参崴对于我们大晋来说,竟然成了一块飞地!要不是因为他们,我也不会想着从虾夷州去海参崴呢。海参崴是天然的不冻港,周围又是参天大树。前朝有水殿龙舟事,可是这造龙骨的大树却不是一年两年能成的。北地严寒,万物生长得慢,所以海参崴附近的百年大树,是制作巨艋级的大船的龙骨必不可少的材料。要不然,我们只能去找替代品。”

比方说,用优质的钢铁。

不过,这涉及到了冶金。而且从摸索阶段到实际投入使用,这里面需要花的时间、力、金钱,以及生命,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