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9(1/2)

子过继回林家闹得天翻地覆,贾琮的次子要过继回许家一事显得相当波澜不惊。可巧,这年贾琮的妻子董氏一口气生了一对孪生子,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大晋朝承袭前朝,因此有很多不成为的规矩,比方说,三鼎甲中最俊美漂亮的,往往是探花郎,再比方说,破相之人一般不会授予官职,跟张钊这样,即便他立下了功劳,按照惯例,最多赏一个虚衔让他领一份钱粮回家吃自己了。

可是现在呢?张钊竟然成了直隶州海参崴的第一任知府,官位正三品。

这可碍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眼了。

比起张钊的任命,许嗣升过继妹妹的孙子做许氏一族的嗣子这种事情变得宛如沙漠里的沙粒一般,变得非常不起眼。

大晋官场上的注意力,都被张钊吸引住了。

或者说,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贾琰身上。

高句丽的使节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大晋国都的。领队之人便是高句丽的府院君高确,而使节团里面还有高句丽世子李和他的两个弟弟凤林君李露和麟坪君李霜。

这也是三位高句丽王子第一次踏出国门。世子李也就算了,他的两个弟弟凤林君和麟坪君却在上岸之后就惊叹连连。

无他,对比高句丽,大晋的建筑未太过高大巍峨了。

就拿皇宫的围墙来说好了,高句丽的围墙,哪怕是王宫的围墙,很多都只到成年男性的肩头的位置,哪里像大晋朝,大晋朝,哪怕是百姓之家,一丈多高的马头墙也不少见。毕竟,马头墙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防火。如果不修得高一点,连累了左邻右舍可怎么好。

至于大晋朝京师的城墙,最矮也是四丈,更不要说,那门洞的长度,就足够让两位年轻的王子移不开眼。

坐着鸿胪寺迎接的马车,两位王子撩开窗纱,几乎可以说是长大了嘴巴,看着那长长的门洞,估算着城墙的厚度。

马车里,只有世子李低着头,不说话。

坐在下首的府院君高确看着这样的外孙,心中暗暗叹息。

他道:“世子邸下,请别难过了,请想一想高句丽的百姓,也请想一想大晋朝的水师!您的身上背负着大王的期望啊。”

“可是,可是……”

李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此行的目的是什么。他的父亲希望他能够博得大晋帝后的喜爱,从而成为大晋朝的驸马都尉。为此,他的父亲甚至赐死了他的妻子世子嫔姜氏。

凤林君李露看着异母哥哥,耸耸肩,道:“府院君,我看阿爸麻麻也太自信了。阿爸麻麻怎么肯定,我们三个就能够进那位大晋公主殿下的眼?要知道,那位殿下可是皇后娘娘的长女,也是皇上的爱女!她想要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啊?会看得上我们?”

麟坪君李霜也望着府院君不说话。

虽然他跟凤林君都不是王妃所出的嫡子,可就是因为他们年纪相当,高句丽王就把他们一起划进了使节团。作为以后只能靠着高句丽王室养着、一辈子只能做个闲散宗室的王子,他们都是出了名儿的浪荡子。

他们的哥哥世子李已经接受了皇上的册封,地位不容动摇。所以,他们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不,应该说,在被丢进使节团之前,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他们的嫡兄世子李有可能成为宗主国的驸马,而他们继承高句丽王位的可能性。

高确也知道,这两位王子本是庶出,从小都是被当成闲散宗室养的,因此对很多事情都一知半解。可是现在,哪里是能够让这两位王子继续这么糊涂下去的时候?

高确道:“两位王子可知道,我们高句丽上报宗主国的战船,一直以来,都是二十二艘?”

凤林君李露和麟坪君李霜都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