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5(1/2)

方说兵部右侍郎丁庆安就如此道:“启禀万岁,启禀娘娘,依臣愚见,这东瀛人乃是典型的两面三刀的阴险小人,朝廷应该出兵,狠狠地给他们一个教训才是。”

御史台御史胡余迟疑了片刻,出列道:“启禀万岁,臣以为,东瀛人本来就是海外蛮夷,虽然说他们有自己的王室,可是王室大权旁落,国内大大小小的领主互相征伐不休。更不要说柯承业受命南下平定岭南。想来这些东瀛人是被柯将军压制得狠了,因此才会乘着柯将军不在东海四处作乱。”说着,胡余冷哼了一声,又道:“只是这些人显然是被柯承业给打怕了,因此不敢在我的大晋沿海作乱,只能去找高句丽的麻烦了。”

一句话,就是东瀛人欺软怕硬,没了柯承业这座大山,就四处蹦。而高句丽纯属倒霉催的,对这些倭寇全无提防,这才中了招。

枢密院使相丁涛也出列,道:“启禀万岁,臣有话想问高句丽王世子。”

“准。”

丁涛就转身对李道:“有一件事情本官很好奇,希望王世子能够为本官解惑。”

李可怜巴巴道:“哪敢劳动大人?大人请说,我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有王世子这句话,本官就放心了。”丁涛道,“本官好奇的是,为何高句丽建了一百八十艘巨艋,却不在这海防上多多心呢?若是当初高句丽把建造巨艋的钱粮都用在修筑防御工事之上,如今高句丽也不会被东瀛人长驱直入了。”

李当时就傻眼了。

好在他的反应也不慢,眨了眨眼,强自镇定下来,对着上面坐着的皇帝拜了一拜,道:“启禀皇上,有句话叫做拒敌于国门之外不如拒敌于千里之外。我高句丽建造那么多的巨艋,本来就是要拒敌于千里之外。”

丁涛道:“这么说来,高句丽建了一百八十艘巨艋是真的喽?”

李的背上一下子爬满了冷汗。

至于站在门口的高确,他的脸一下子变得惨白。

他万万没想到,王世子李竟然中了这么简单的语言陷阱。

李惊慌地道:“不,我……”

“这就奇怪了。高句丽每年上报给朝廷的战船只有二十二艘,如果高句丽要反击倭寇,直接上报朝廷,朝廷也不是说不能网开一面。可是,高句丽竟然偷偷地造了一百八十艘巨艋,还不算二等的战船。王世子可以解释一下吗?”

整个金銮殿一片哗然。

其实很多人事先都已经知道这个了,要不然,跟胡余这样的御史台出了名儿的、喜欢跟上头唱反调的愣头青也不会如此。

李都傻眼了。

李露的反应要更快一点。虽然只是一个庶出王子,之前又进了国子监,但是李露比任何人都清楚高确和李的行事。显然,为了救国,这两位事先肯定给上国几位重臣送了厚礼,满心以为人家会为他们说话。也不想想,在高句丽背着上国建造了那么多的巨艋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今天上国对高句丽的视而不见。

可是,作为高句丽王子,李露无法对自己的祖国置之不理,而且,作为高句丽的王子,他的心中也有怨气:凭什么?凭什么高句丽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给自己建造战船?凭什么?凭什么高句丽的军国大事要听别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