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1(1/2)

了。实际上,孝宗陛下在眼界和气量上远远超过了仁宗陛下。文昭皇后就是最好的证明。换成别的皇帝,是绝对不会那么容忍文昭皇后的。毕竟,从武则天之后,华夏对女性统治者的忌惮可不是一般的高。相反,仁宗陛下虽然自己选了仁宗为庙号,可是无论是逼愍太子义忠亲王自裁,还是后来拿儿子们炼龙蛊的行为,都跟这个庙号相悖。比起仁宗陛下,也许孝宗陛下更适合称仁。

【柯昱】我们的话题是不是偏了?

三人都大笑起来。

【赵启祥】虽然这个时代有很多说法,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个时代的灵魂人物是文昭皇后。最无可争议的是,在文昭皇后之前,大晋的人丁税一直都是拖欠的,可就是因为文昭皇后,大晋第一次有州府全额地缴纳了人丁税。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后来的睿宗朝的赋税改革的前奏。

【柯昱】不仅如此,在表面看得到的地方,很多事情也跟文昭皇后有关,比方说,现在跟我们隔海相望的东楚国的开国之君岱宗大王,就是文昭皇后的第二子,孝宗陛下的第八子,楚王殿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谢颖】还有晋王殿下,不庭胡余洲的胡余国的开国之君就是文昭皇后的第三子。

【赵启祥】文昭皇后的两个女儿,博陵公主殿下和宁国公主殿下,一个做了南粤女王,一个在大爪哇做了女王……

【谢颖】这真的很有意思。孝宗陛下的儿女之中,远赴海外的也不是一个两个,可是最后称王、建立自己的国家的,只有文昭皇后的儿女们,而其余的,像福王,最后还是回到天京,就连瀛洲四府也直接接受朝廷的管辖。

【赵启祥】这很正常。因为瀛洲距离天京实在是太近了。当年孝宗陛下在位的时候,宫廷里面就有人说,只要借了瀛洲和高句丽为踏板,只要水师足够强大,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够借着瀛洲和高句丽威胁我大晋天京城和整条海岸线。所以,高句丽和瀛洲,必须彻底掌握在大晋的手中。

【柯昱】听上去就像是文昭皇后的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