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3(2/2)

这种事情在承受者身上是一种这么,在施加者看来,只不过是一种发泄各种负面情绪的恶作剧,玩笑。他们并不会觉得自己到底做的非常过分。

而这种更加普遍的校园暴力更可悲的是,在校园内是无解的。

大多孩子回去求助于家长,老师这些大人。

但站在大人的角度,更多时候,面对孩子受到的这种校园暴力,根本无从插手。

家长没办法陪同孩子一同上学。

老师管了一次,两次,三次……

次数多了,不止会厌烦,有一部分,还会把这种厌烦归结到被欺负的孩子身上。

好些的,大部分老师会直接跟孩子说,让他们打回去。

但是方长也遇到过一些班主任背后在老师之间聊天的时候,对着他们抱怨:“这种被欺负的孩子,肯定都是些人品或者性格有问题的。要是没问题,怎么这么多孩子不去欺负别人偏偏欺负他?这些人就是活该!再说被往抽屉里扔几个虫子有什么大不了的?天天跑我这边哭。哭哭哭,一天就知道哭,自己解决啊。觉得我当班主任很轻松吗?我每天都得备课,批改作业,哪有这么多时间来听他过来跟我哭!”

那个老师口中的孩子在那老师说出这番话来之前,就因为被欺负的状况一直都没有改善,严重到有些影响心理健康的程度,被他的爸妈及早发现,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转学了。

一个已经转学的孩子,都没能逃过,继续成为这名老师茶余饭后的抱怨对象。

说这话的老师,方长从那之后都敬而远之,没再有任何接触和更深的交流。

不做声是因为这并不是个别的现象,只是某种代表。学校里面像那位老师这么想的人肯定也存在着。他可以制止恶行,却改正不了别人的世界观。

这次事件的当事人是方长所认识的人,方长自然而然就更加关注了一些:“那谢芳的状态怎么样?”

谢芳家庭特殊,遇到这种事情,转学的可能性根本没有,如果谢芳妈妈再疏忽一些。这个多灾多难的小姑娘肯定要继续面对种种苦难。

对方道:“小姑娘倒是挺乐观的。”

这回答有些出乎预料。

方长:“什么?”

对方:“我帮她追回衣服的时候,她还笑着跟我道谢了。笑的挺甜的。要不我也不能印象这么深刻,事后还找人专门打听这件事情了。”

方长:“她……”

对方:“我问她不生气吗?她跟我说的话,其实挺成熟的。她说生气,但是不想因为对她来说无关紧要的人,让妈妈伤心担心。”

听到对面的这句话,方长才稍微松开一直紧握手机的手。

命运竟让会跟人开玩笑,让不幸的人更加不幸。谢芳就是这样。

先是眼睛受伤,接着又碰到了绑架,最后好不容易被救回来了,又遇到这种校园的欺凌暴力。

但是好在,谢芳没有因为这些事对她的心理产生阴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