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逆向工程(2/2)

看着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检查着每一个拆卸下来的零部件,然后分别装入不同的软垫木盒。再在木盒表面贴上转送的单位,分‘门’别类放置在一旁,等待分送至各个研究单位,关飞微微点头。

南山有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正当此时!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做些准备工作,会再耽搁一点时间。反这也算不得什么,莫道不误砍柴工么,前期准备越充分,效果越好,即便稍微耽搁点时间,也没什么关系。再说各研究机构进行反向测绘,也需要时间,正好利用这个间隙,把他早就预定好的一个工程推动实施……

……

时间进入六月,根据地内又有一批新工厂建成投产。

如果是在新城建设刚开始,不管这个厂的规模有多大,哪怕是一两百人的配套小厂,根据地都会将之作为提振人心士气,让根据地全体军民看到未来希望的标志敲锣打鼓,大肆庆贺一番,在电台、报纸上广为宣传。

如果是在一年前,当时根据地刚刚打退偭定军的围剿,正是人心不稳的时候,同时当时全根据地也只有一百二十九个企业,新工厂建成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稳定人心的重大利好消息。

但在一年以后的今天,根据地外部形式前所未有的安全、内部人心空前团结稳定,早就用不着采用这种手段来‘激’励士气了。

并且

如今根据地已经投入运行的工厂达到两百零六个。

短短半年时间,就新增了七十七个新厂,其中一千人以上的大厂多达二十一个,总计吸纳工人人数高达六万多人!

这一方面是根据地全体军民急于过上好生活,劳动积极‘性’高涨,同时自有产能不断提升,建设自然而然进入到快车道的应有成果。同时也与国内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对根据地提供的外协加工订单,国内来者不拒,并由各部委亲自出面积极帮助协调解决生产资料、产能、外协厂家等环节,由国内代加工的生产线设备零部件数量逐月翻番,才能让根据地能够以这样快的速度,飞速扩张。

等关飞再解决了资金问题,可以说根据地的发展,几乎再也不会有什么瓶颈,可以继续以这个速度,高速扩张。

按照根据地民政部的预计,到八一年底,根据地工厂数量将达到两百个,工人数量将达到十万人。

而且在新的规划下,新城市以后将是以电子工业为主体的复合工业基地,果根县则以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木姐则作为未来的化工工业基地,而地处根据地中心、被群山包围、易于保密和防御的塔孟页,则是根据地以后的军工基地。

这半年时间,上述几个城镇都已完成了电力输送、通讯线路改造工程,并分别建立了一到两个五千人规模的水泥厂,以及配套的石灰、砂石等原料厂,已经开始根据关飞提供的城市建设规划图纸,在老城区不远处另外选择宽敞的平地进行新城区建设,同时开展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等功能区建设。

为了支持上述各工业基地的建设工作,根据地‘抽’调了过半检验丰富的建设队伍,分调至各地,吸纳了大量当地群众后,投入到了建设工作之中。

而这些建筑单位的‘抽’调,也不会影响到新城市的建设。经过将近五年的建设,新城市总体规划已经接近完成百分之五十八,其余部分完全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完善,已经不需要太多的建筑施工单位。

现在电台中、报纸上,天天都是各个新城镇的建设规划宣传鼓动文章,报道的都是‘激’励人心的各地工程开工信息,以及当地群众积极参加新城镇建设的报道,对于新工厂的建成投产,大都是一笔带过,并未大肆报道。

可是他们都不知道,在这批刚建成投产,连名称都有些稀奇古怪的工厂中,有好几个关飞对之早已望眼‘欲’穿。只是因为这几个厂的生产设备,‘精’密部件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根据地几个‘精’密制造厂业务众多、产能有限,拖到年中才终于建造完成,协助厂家安装完毕,开始投入试运行。

而关飞一听说他期以众望的这几个厂终于建成投产,马上就决定‘抽’出身来,在五九改进型设计开展以前,先推动一项他等了很多年的大工程。

……

关飞穿着全套防静电服,在厂党委书记、厂长、车间主任等管理干部的陪同之下,站在一堵高强度玻璃墙外,定睛看着工人们的工作场景。

这个车间的洁净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精’密仪器厂、‘精’密机械厂等企业,还犹有过之。

而且由于根据地能够量产‘精’算一型处理器之后,生产线自动化水平之高,也是早期企业所无法比拟的。整个流水线,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环节,都全部由生产线自动进行,工人的主要作用,不是‘操’作设备,而是看管设备正常运行,及时排除故障。

在他的注视下,一片片薄薄的铝合金圆盘,正在快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