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部分(2/2)

“王哥,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处理好。”

王名烈见已经谈得差不多了,转而客气地说道:“小贺,中午你就和小丽在这里吃个便饭!”贺长生站了起来推辞着:“谢谢王哥,我回去了,我也好在小丽面前挣个表现。”

“那就随便吧。”王名烈没有再挽留,俩人同时走出了书房。

何小丽已在客厅那里等着贺长生,贺长生满脸堆笑地喊了一声,何小丽没有理他。夫妻俩人告辞王名烈和华小雪,走出了市委家属院。

夫妻俩一路无语。坐在出租车里,贺长生恨恨地瞪了何小丽一眼,心里暗暗地骂了一句:“傻婆娘,还会跑到王书记家告状呢!”

出租车行至亚南海鲜楼拐弯处,红灯刚好亮了,车子停了下来。贺长生侧面望着车门窗外,忽然又看见了那个经常在海鲜楼唱歌的疯老头打着锣鼓走过来,穿着还是昔日的那个模样。随着一阵“咚咚哐,咚咚哐”锣鼓的敲击声,贺长生清晰地听见那老头开始唱起了一首新编的《多子官》:

帽子连着票子,

杯子麻将裙子。

方方圆圆,

圆圆方方,

转来转去,

晕头转向。

“今天这个红色信号灯怎么啦?怎么亮了那么长的时间?”贺长生从车窗里探出了头,焦急地望了望叉路口上交通指示灯。“咚咚哐,咚咚哐”,又是一阵锣鼓的敲击声,那老头摇头晃脑,继续声情并茂地唱道:

上班捏着章子,

票子车子房子。

方方圆圆,

圆圆方方,

跑来跑去,

晕头转向。

眼睛盯着位子,

心里想着路子。

长长短短,

短短长长,

想来想去,

晕头转向。

老子妻子儿子,

舅子姨子侄子,

忙里忙外,

里忙外忙,

跑来跑去,

晕头转向。

“咚咚哐,咚咚哐,……”锣鼓声更加热烈起来。

街口的绿灯终于亮了,被阻塞的长长车队开始缓缓而行。“老子c你娘!今天真他妈的倒了邪霉,又碰到了这个老疯子。你他妈的赶快去死吧!”贺长生缩回头,摇上车窗,心里狠狠地咒骂着。

第087章圆梦大学

老石家的大孙子石小兵确实争气,一边在竹德空调城上班,一边抓紧时间进行文化补习。这年参加高考,竟然成绩优异,榜上有名,被泰平师大计科系录取。而江家的女儿江敏也不甘落后,考上了泰平师大的研究生。石维民和江正华两家上下皆大欢喜。江敏自恃有功,自己有着不菲的工资收入,却首先缠着父母和哥嫂请客。其实江敏不用说,赵敏和江德也打算请石维民一家聚一聚。赵敏嘲笑女儿胳膊向外拐,江敏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何况石小兵还是一个上门女婿,至少要抵大半个儿。

江正华接到电话后约他们当天晚饭相聚。石维民坚持先请江正华一家聚餐,江正华倒很爽快:互请家宴,由他先请,他家人手多。

下午6点,石维民夫妇领着石老太太兴冲冲地走进了江家。林家珍见桌上已摆好了九个人的碗筷和好几盘下酒菜,知道赵茗和文若竹还在厨房里忙着。“赵大姐,不要忙了,够吃就行啦。”边喊着就进了厨房,石老太太也要进厨房,被江正华拦住了,只好坐在沙发上听他儿子和说话。

厨房里热气腾腾,赵茗和文若竹正汗流满面地忙碌着。“不忙,再炒一两个下饭菜,烧一个汤就完了。林医生你出去陪他们两个老兄弟先喝着吧。”林家珍说:“江德和石小兵两兄弟还没回呢,我也帮帮忙吧。”赵茗说:“赵姐快出去先吃着,又没有几个菜,何必也来溅一身油。”林家珍卷起衣袖,边和赵茗婆媳俩说着话儿边帮起忙来。

客厅里,江正华将石小兵的录取通知书递给石老太太,乐呵呵地说:“老人家,你看你的大孙子多有出息,当了几年兵,现在又考上大学了。”

“小兵能考上大学,全靠你们帮衬。”石老太太笑得满脸灿烂。

石维民从母亲手中接过证书翻了一下,顺手放在茶几上,非常高兴。江正华将古井贡酒打开斟了桌上杯子,马上请石老太太坐上座。石维民笑了,说还有三个核心主角还没上台哩。江正华说马上就要回来了。

“乃乃……”江正华话音刚落,石小兵、江德、江敏就推门进屋齐声喊起来,转头又和石维民、江正华打了一声招呼。林家珍、赵茗婆媳端着菜和汤走进来,

家宴正式开始,江正华菜没吃上一口,就从石老太太开始一人敬了一杯。除了石老太太,今天的主题当然就是石小兵和江敏了,夫妻双双将要重新走进大学,这令两家老少异常欣喜,家宴的气氛也自然是热烈有加了。酒至过半,两家才开始转题闲聊。

林家珍滔滔不绝地谈起了去京城进修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大家听得感慨万千。

石维民说:“这几年京城的变化确实太快了,真不愧是国际大都会,名不虚传。”

江正华说:“我出门很少,很多地方都没去过。京城我还是‘文革大串联’时去了一次,那时候确实让我们这些农村的中学生大开了眼界。”

赵茗说:“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今非昔比,如果你老江再去京城,就凭你那个寒碜样,别人准认为,你是一只从乡上池塘里爬上来的一只土老鳖呢!”

“那是,那是,土老鳖倒不怕,就怕是一只老乌龟,还戴着一顶绿帽儿呢。”江正华乐了,怪话脱口而出。

“老不正经的东西!什么时候才能规矩?”赵茗皱起眉头。

满桌人都笑了,林家珍笑得差点喷出嘴里的菜。

江正华也笑了,“京城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堪称先进,我们西部的几个大城市,有哪一个比得上啊,更不要说我们这个泰平了,穷得叮当响。”

石维民却极其乐观,“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非常英明。再过几十年,我们泰平也决不会再土到哪里去,也决不会再像现在这么穷。到时候,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发达了,文化事业发达了,我们也敢和东部比一比。到那时谁还会说我们落后?说我们土?”

“那都是哪辈子的事了。”林家珍说。

“所以我们要奋斗啊……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的论点,都是错误的。”石维民引用了毛主席的一句话。然后又问起了江正华的稿酬问题。

赵茗说:“天天写,一年的稿费还不够他抽三百六五包红塔山牌香烟。”

石维民笑了:“钱不在多少,精神可嘉嘛。”

江正华有了话头,开始大发议论。

石头说的对。像我们这种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给子女留下多少物质财富,只能留下一点精神上的东西。精神永存,精神财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石头不贪,好!吃得下饭,睡得着觉,心里踏实。他当个副市长,如果贪点,我看就是买上五六幢房子也不成问题。不像有些人贪得无厌,大的敢贪,小的也沾,但一遇到什么风吹草动的,就心惊胆颤,甚至连别人写的小说,也要怀疑是在骂自己,日子过得很不踏实。说不定到头来,还真是人财尽失一场空,奋斗了几十年,真是有点划不着啊。

这年头挣钱的还是挣钱的,喝酒的还是喝酒的,爬格子的还是爬格子的。命里注定莫枉求。改变命运要循规蹈矩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错位要翻跟头,你看看身边的人和事,难道不是如此吗?这不是宿命论。

没人搭话,这会儿老江如同进入了无人之地,满桌上只有一片咀嚼声,也被他的大嗓子压得几乎听到了。这里突然变得像是一个会场,而不是一个宴会。江德、江敏、石小兵一直微笑而不发言,文若竹不停地为石老太太挑菜。只有赵茗又皱起了眉头,林家珍见一瓶酒已见了底,笑了,“江大哥,你们俩再喝点吧?”

“不能喝了,你看老江的话越来越多。”赵茗说。

“差不多了,酒还是以少为妙。”江正华说。

“那就吃点饭吧。”赵茗趁机发话。

“酒足菜饱,喝点汤就行了。”江正华和石维民不约而同地说。

林家珍分别为大家他们各盛了一碗紫菜黄瓜汤。只有江德、石小兵两个年轻人吃了一点米饭。

晚餐结束,大家一起帮着收拾完毕,江德征求意见是打麻将还是玩扑克,石小兵小俩口要玩双扣。老江今天只想说话,江德知石维民喜欢扑克,问他可参加?石维民摆摆手。虽说他也是年轻人,但因职务高又是一个长辈,江德没有勉强邀请他,很快就和石小兵、江敏、文若竹进了书房。赵茗和林家珍陪着石老太太看电视,老江和石维民坐在沙发上喝茶。

“你知道这是什么茶吗?”

江正华指着杯子说,石维民摇摇头。

“这是著名的黄山绿茶。‘祁红屯绿’,是安徽的两大名茶,历史上就很有名。祁门的红茶和屯溪的绿茶都产自黄山一带,屯溪现在是黄山市的一个区。这是今年新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