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大明英雄(下)(2/2)

龙霄施计杀了血狐,心中也直叫侥幸,却闻外面厮杀之声大起,想是又有无数的天煞士兵向这铁轱辘车赶来,却被大明官兵截住。

他回过头去瞧那少女,却见她眉如远山,琼鼻樱唇,肌肤雪腻,面容清瘦,全身的骨架娇细纤弱,正怯生生的缩成一团,神情悲凄害怕,秋波闪烁,便如一朵雨露中的白梅。龙霄见她眉宇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病态与苍白,身子十分瘦弱,竟还在二公主朱芷清之上,心中暗思:“血狐如此在乎这女子,莫非是他的女儿,但怎么带到军中来了。”

他不禁问道:“这位姑娘,你是什么人?”那少女却不回答。龙霄又问了两声,她还是久久不说话,只用一双充满敌意的大眼睛望着他。

龙霄心道:“莫非这姑娘是个哑巴。”便道:“你是不是不会说话,那由我来说,你只管点头或摇头罢,是的话便点点头。”

他这话一出,果然见那少女微微点了点头,便道:“血狐是你什么人,是你爹么?”那少女又点了点头。

龙霄又道:“那你怎么不在家里呆着,跟他到军营里来了?”那少女却没有反应。龙霄心想她是哑巴,这问题倒不好回答,只好作罢。

他也没把这少女放在心上,说了一声:“咱们不会伤害你的,等仗打完了就送你回去,你好好在车里呆着。”说着便揭帘而出。

到了外面,却见城中的守军此时也杀了过来,将天煞族的整个中军全部重重围住,而天煞族其它的军队却如飞蛾扑火般在不停的向这个方向拼命冲杀,似乎还想救出中军。

龙霄正是要他们如此举动,这样惨烈的激战虽然很难说最后鹿死谁手,便如果能将天煞族的军队全部在此消耗掉,却能给大明朝的百姓带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安宁,即使大家都战死沙场,那也是值得的。

他弯腰从地上拾起长枪,纵身跃上那白马,大声呐喊着向敌人冲去,手起枪出,立时便有数名天煞士兵被刺落马下。

便在此时,战场上忽然响起了几声号角,说也奇怪,这号角声一罢,天煞族的军队竟忽然之间舍了大明官兵,纷纷向西撤去。

龙霄一边指挥众人追击敌军,一边纵马到了那号角声传出的地方,大声的问道:“是谁吹的号角?”

一名士兵连忙指着那铁轱辘车道:“龙将军,那声音是从里面传出来的。”

龙霄驰了过去,下马钻入车中,果然见那少女的裙下放着一个号角。

龙霄暗忖:“想不到这血狐的女儿在军营里耳濡目染,竟学会了用兵之道,用号角替父亲指挥族人撤离了。”

他此时心中怒火大炽,举起了手中的长枪,就要向这少女刺去。

那少女脸上此时却毫不畏惧,扬起头来引颈待死。

龙霄见她纤细病弱,苍白无力的样子,心中蓦地一软,手中这一枪却怎么也刺不下去,好一阵才顿了下脚,钻出车中重新上马,向天煞族军队的方向追去。

一路追杀之中,天煞军队绕过了镇煞关,又向南而去,二十几里之后,便见到了无数连绵不绝的大山,每一座山都长着拔地耸天,郁郁葱葱的大树,天煞族的军队全部向里面退去。

龙霄正要下令继续追击,却见魏建业骑马匆匆赶来道:“龙将军,龙将军,顾军师让我来告诉你说千万不要让军队进入大山,里面危险得紧。”

龙霄知道顾子通的话必然不错,连忙下令军队停止追击,向城内返回。

他想起那血狐的女儿,便纵马疾驰到了原地,却见铁轱辘车还在,而那少女则已身影杳杳,他不禁一阵后悔,当时怎么就忘了叫人看住她,自己虽然不忍心杀她,但将她关押起来慢慢询问,或许能打听些天煞族的情况也未可知。

这少女既然走了,龙霄稍一懊恼便抛了开去,牵挂司马琴的伤势,知道绝不能耽搁,叫人将这铁轱辘车马上赶到城中,将司马琴抬上车,即刻送往安明关找良医诊治,一时担心路上有危险,便又派了二千大明骑兵护送。

安排完毕,巡视战场,却见大明官兵人人血染战袍,但个个喜笑颜开,安明关增援的骑兵将自己身上所携的食物与水囊全数解了下来,递给了镇煞关里的士兵,处处可见这些士兵们狼吞虎咽的情形。而凡是受了重伤,未能及时撤退的天煞士兵,全都如先前一般,不肯做大明朝的俘虏,已经自杀而亡。

他瞧完整个战场,大约估计了一下敌我双方的损失,大明官兵阵亡过半,在十万人左右,而天煞士兵连带受了重伤后不及撤退而自杀的人,却只有五六万的死亡,虽然是二比一的比例,但这也是大明朝六百年来与天煞族的交战史中罕有的胜利了。

正在这时,一名黄衣传令官兴冲冲的骑马过来找到他,告诉昌明皇太子有请。

龙霄随他到了太子的府地,还未走到大厅,便听到一阵喧杂的欢声笑语,走了进去,却瞧到一厅的将军,全都在兴高采烈的高谈阔论。而太子则坐在大厅之上,与近前的将军言谈,神情间也是欣喜逾狂,不时发出哈哈的大笑之声。

见到龙霄进来,所有的人皆停止了说话,个个堆着笑脸冲着他点头,眼神中全是敬慕之意。昌明皇太子却是立即站起身迎了下来,拉着他的手道:“龙将军,自从你出城闯营,本王可是时时为你向苍天祈祷啊,想不到你真的功成归来,上苍有眼,天降神将,助我大明不灭啊。“

他这话一出,周围的将军知道此人必然要飞黄腾达,便纷纷上前来向龙霄套近乎,大灌迷魂汤,马屁拍得群星闪耀,天花乱坠,龙霄心中虽是厌恶,但不得不时时含笑点头。

过了一会儿,昌明皇太子又走到桌案坐下,下达军令,命龙霄带自己的无畏军及今日交战后剩下的所有军队十余万人驻守镇煞关,而城中没被饿死渴死的伤病员就地医治,伤愈后归于龙霄的部队之中,大约也在七八万人左右。

他下了这命令,问龙霄道:“龙将军,你还有什么要求,只管提出来,本王一定答应。”

龙霄望了这厅中所有的将军一眼,拱手道:“太子殿下,我瞧这里的许多将军都十分辛苦,不如回京歇息歇息再说。”

昌明皇太子打了这一仗,对自己手下的将军们也有所了解,倒也明白他的意思,便点着头道:“好啊,龙将军,就由你来点将,要这里的那些人留下来。”

龙霄便依着这段时间来的了解,只要了其中六名善于打仗,颇具胆识的将领,其余的都请他们随太子回京。那些人明白驻守镇煞关是个苦差事,能回京享福自然高兴无比,没人提出异议。

昌明皇太子早就对这镇煞关感到又恐惧又厌烦,下完军令,便宣布立即班师回京,随行的除了那些马屁精马屁王之外,便只有自己的数千护卫军。

龙霄等太子一走,便招集顾子通及诸将商议各项军务。仍然以马肉与马血为食,到了第三天,安明关的粮草便到了,队伍中还有许多治病的大夫,方靖更是将伤口包扎得好好的黑煞给龙霄送了过来。龙霄向这些人打听威远王爷的消息,才知道他已返回了自己的领地。

当晚龙霄就叫这些大夫配出了井水中泄毒的解药,投了下去,第二天已可正常饮用。

匆忙之间过了半个月,城中之事已是井井有条,陆续有伤病员痊愈,归入军营之中,先由三大统领进行单兵训练,再由顾子通排演阵法。

又过了几天,忽然有京里的太监带着一队人载着美酒美食,手捧圣旨而来,宣文德皇帝之诏,任命龙霄为一品护国大将军,总领镇煞与安明两关人马。

这一晚犒劳全军,镇煞关里处处是笑语欢声,载歌载舞,龙霄独自骑马巡视各营,心中却是一阵轻松,是啊,这次一战,已给了天煞族重创,想来在一段不短的时间内,对方无力再犯大明之境,他身为武库传人的责任也算是尽到,可以安心的回到外面的世界了。一想到回家,龙霄的心中便无比的兴奋起来,忍不住纵声长啸,经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