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节(2/2)

尼古拉斯大人的原话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今天之后若是还有那个沙雕,因为捏灯泡而住进了医院。

就不要想着能有糖水罐头吃了,一百多斤重的大脚底板子你们要不要?

第三天、甜水沟子城第一水泥厂,也是紧随着火力发电厂一样,进行了正式的开工和投产。

事实上,水泥厂在厂房建设、设别安装方面,几乎是与火电厂同时完成的。

但是谁叫水泥厂的生产,必须先要有足够的电力供应之下才行。

所以,在火电厂安全运行了两天,证明今后能稳定供电的可靠性之后,水泥厂终于算是开工了。

同样是在一大早上的八点零八分的吉时,尼古拉斯大人在这里进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

但是说实话,水泥制造技术确实是比起发电来技术来说,是要简单和容易一些,最少胡彪本人是这么认为的。

而水泥就是没电也能用土法制造,但是有了电之后才能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就在山谷的一侧,整体就是一面巨大的石壁。

根据胡彪从现代位面带来的资料,一番对这里石头成分的检测后,水泥厂的技术人员们判定这应该是属于石灰石的一种。

它们的质地相对易碎、较沙,相对比较容易加工。

刚好能让这个紧挨着水泥厂的地方,成为水泥生产的最重大的一个原料来源。

于是在胡彪的一声开工的令下之后,装着石灰石的四不像车,拉着大块开采出来的石料倾泻在了破碎机之前。

几个光着膀子的壮汉,搂着石头一一的扔进了破碎机中,被连续几次后磨成了石粉。

这个过程期间,还有着少量的铁矿石被破碎,连续的几次破碎之后,石粉和铁矿粉这两者被加水之后,初步的搅拌均匀。

然后通过了传送带继续输送,期间加入了石膏等多种的添加物;再次的均匀混合在了一起。

接着又是将这些原材料预热,分解出一些不需要的化学成分。

最终,将剩下的原料输送到的水泥窑中焚烧,直接的烧成了液态状;等到烘干了之后,研磨成粉末状态,就成了现代的水泥了。

对比起火电厂点火之后,几乎是立竿见影的就知道成功了。

为了等到第一炉的水泥成功出产,胡彪几乎在水泥厂这里,一直从早上等到了大半夜的时候。

好在他的耐心等候,并没有被白费掉。

最终带着滚烫温度的水泥出产之后,现场的技术人员经过了迅速的化验,对着胡彪报告了一个好消息。

当前生产的水泥抗压强度,超过了32.5mpa。

转换成一个胡彪能听懂的说法,这些水泥差不多属于现代位面325的标号。

以这样的标号来建高楼大厦不行,但是满足甜水沟子城当前的建设需要,那可是完全的足够了。

第475章 工业之火(三)

这一趟过来废土世界的第四天、尼古拉斯大人忙碌的身影,终于是从工业山谷暂时的离开,出现在了甜水沟子城旧城改造的工地上。

在水泥厂正式的投产之后,很多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工程,貌似终于能启动了。

在旧城改造的工地上,他与施工人员进行了很详细的交谈,并且在听取了他们实际的需求之后,郑重的表示了一点:

现在的甜水沟子城,已经不是那么缺水泥了。

实际上甜水沟子城的第一火电厂,就算是到了目前为止,在采购过来的两套火力发电机组中,其实也只启用了一组设备而已。

理由很简单,仅仅是靠着一组火力发电机组,就已经足够供应上当前的用电需要了。

除非是今后水泥厂和钢铁厂,进一步的扩大产量,又或者是其他的工厂开始建设后投入生产,才会考虑启用那一套备用的发电机组。

而水泥方面就不同了,完全可以说生产多少出来都不够用的。

自从第一天开始顺利投产,所有的人员和设备就进入到了一个最大话的满负荷运转,一期望尽可能的多生产一些水泥出来。

主要是当前的情况之下,甜水沟子城的水泥需求量太大了一些。

区区一个屁大一点的甜水沟子城,面积说白了还比不上现代位面,一个面积稍大一点的镇子所在的街道。

按说以胡彪手下充沛的人力,那个所谓旧城改造工程忙活了这么久,现在就是没有彻底完工,那也是差不多完成大半了。

可在真正的具体进度上,改造工程却是连三分之一都够呛。

其中的最大的一个拖后腿的地方,就是施工用的水泥根本就不够用。

像是沙子、碎石、钢筋这些,还能想到一些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办法;但是水泥这种东西,就只能靠胡彪一点点的带过来。

这玩意就是战前遗留下来,这么多年也早就是不能用了。

而每次胡彪过来的时候,都会尽量的带上一、两百吨的水泥过来。

这样的一个数字,乍一眼看起来倒是不少;但是需要水泥的地方,又何止旧城改造这里一处。

平摊下来就像是一把盐扔进了汤锅,转眼之后就是没有了痕迹。

所以无形之中,旧城改建的计划就慢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