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部分(1/2)

功能 和功能!9月13日当天,东门镇地方党组织在吴家祠召开工会、农会、女子联合会等群众组织负责人会议,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讲了话。在讲话中,毛泽东从大革命工农运动的发展讲到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从前一段中央领导的错误讲到大革命失败就是没有抓武装;从党的“八七”会议讲到这次举行秋收起义的意义……

第十章血战东门(5)

会后,各革命群众组织的负责人表示要尽快恢复工作,以建立政权,还要发动、动员群众参军……

可惜的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当时的形势却没有给他们以时间。

正当起义部队三团在东门努力发动群众、宣传革命,使白沙、东门的革命组织在胜利的鼓舞下,农会开始恢复,许多躲藏在外的农会积极分子也闻讯准备返回来闹革命之时,一张巨大的黑网正悄悄地朝驻在东门的起义部队张过来。

此时,驻在湘东的唐生智新八军有两个团的正规军,都抽调过来,从南坑、兰仙人庙两处,向浏阳东门镇开过来。

14日上午,国民党军由东门反动团总鲁绥之、恶霸地主刘之成带路,走小路过金钟桥后,一路从谭家冲——坳桥——山桐屋,进犯羊牯垴;另一路越过浏阳河,走杨家湾,c施家坊、上东,抢夺马鞍山,合围东门市。

敌人两个团的兵力,像一把钳子,夹击起义军三团,企图一举扼杀起义军。

达浒、官渡的反动军队,也兵分两路反扑东门……

而此时的起义军三团,还蒙在鼓里,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于是,三团即将面临一场敌我悬殊的生死血战……

四、

在起义军三团进驻东门后,前委书记毛泽东就担心达浒、官渡方向一个团的敌军,曾多次对苏先骏讲:“要加强排哨,注意达浒之敌。”

对方是一个团,自己也是一个团。然而人家是全副武装受到训练的正规军,这里却是大多数人还使用梭镖且刚刚成军的农民武装,打起硬仗来可成问题。这是毛泽东最为担心的。

团长苏先骏当面满口应诺,可是却没有放在心上。他说;“请毛委员放心,我苏先骏也是北伐队伍里出来的人,我不会不想到这些的。”

毛泽东说道:“那就好,我们不要打无准备之仗,更不能让敌人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警惕性随时都不能放松啊!”

苏先骏连连称是,要前委书记放心。

用兵打仗,他自认为是科班出身的内行,而毛泽东虽身为前委书记,却是外行。他在和几个朋友喝酒时,还酒气熏天地说:“我们连战皆捷,敌人已是惊弓之鸟,哪里还敢轻举妄动。这也能怪,毛委员没有过行军打仗的经验,总把敌人的力量估计过高……”

在他的头脑中,还是北伐时的观念,以为靠声势就可以吓跑敌人。

部队在东门仅停留了两个晚上,团长苏先骏将前委书记毛泽东的话当作了耳旁风,一直没有派出瞭望哨,连镇子南北两山的制高点上也没安排岗哨。如遭进攻,不仅无法提前报警,还会让敌人占了山头要地。

这时,整个秋收起义爆发已经三四天了,由于没有现代电讯手段,交通员跑腿联络的速度很慢,加上起义队伍都在移动中,也不好找,所以毛泽东这里并不掌握友邻的情况。此刻在东门的三团,还不知道北面从修水出发的一团已经在平江打了败仗,形势已经严重恶化,更不知道二团已基本被打光的惨剧。

当时,国民党当局却是通讯联系畅通,消息灵便。他们知道暴动部队的主力即北路的第一团在长寿街被打败,撤回了修水。于是,他们可以放心地抽出兵力对付位于中路的第三团。

很明显,敌人的意图是走杨家湾c施家搪、上东,夺取马鞍山制高点,与羊牯垴相呼应,对起义军实行夹击。由于新起义的部队缺乏侦察手段,加上没有在制高点上放哨,国民党登上羊牯垴制高点时起义军并未发现。

这天中午,三团正准备在东门的书院召开群众大会。经过当地刚刚恢复的农会的动员,部分老百姓正陆续向会场走去,部分起义军战士还燃放鞭炮,为大会助兴。

可是群众大会还未开始,突然枪声大作。

国民党军在羊牯垴制高点上架起的重机枪,向着从四乡来参加会议的群众和部分指战员扫s。

一时间,会场秩序大乱,人们在镇上乱跑。接着,敌军从几个方向冲来,东门显然已经被包围。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章血战东门(6)

此时,毛泽东正在召开干部会议,研究进攻达浒的问题。听到枪响以后,他立即决定休会,要求指挥员迅速回到自己的部队组织战斗,他自己则出去判明情况。

毛泽东走出门口后,只听得四面都是枪声。在三团正面,羊牯垴制高点上,敌人的重机枪疯狂地吼叫着,子弹雨点一样s来。

这时,另一个制高点马鞍山旁边也发现了敌军,如果让另一路敌人占领马鞍山,部队将陷入完全被包围的状态,届时有全部被消灭的危险!

“敌人偷袭东门,已经包围东门,我们的哨兵却没有发现!”毛泽东不由心中一惊,命令部队“立即抢占马鞍山!……”其实毛泽东哪晓得,苏先骏根本没有下指令派出哨兵。

幸好,驻扎在河背街上及何家祠堂一带的三团二营,听见枪声后,立即投入战斗。他们见敌人另一路正在向与羊牯垴遥相呼应的马鞍山方向奔跑,立即机警地抢先冲上马鞍山制高点。

敌人一股兵力还在拼命地往上爬。但他们比工农革命军晚了一步。当他们的先头部队还在半山腰时,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的镰刀斧头旗,c在了马鞍山顶。

一个敌人军官声嘶力竭地高叫道:“给老子往山上冲,将###的旗子砍倒!弟兄们,立功领赏的机会到了,抢夺了马鞍山,将红脑壳###杀光!……”

敌人一声叫喊,朝着马鞍山头发起冲锋。

五、

旗手是浏阳出生的原国民党中央警卫团排长胡德胜。他随卢德铭转战千里到修水,编入起义军第三团,随前委书记毛泽东转战浏阳。他常常记起在武汉时和卢团长的那一次难忘的情景,卢德铭不仅没有枪毙他,还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说:“胡德胜,你是一个好旗手!警卫团的旗手,就是你了!”那时打的是青天白日旗,而现在打的是共产党自己军队的镰刀斧头旗。

毛委员和老团长曾经多次说过,红旗是军队的魂。红旗不倒下,军队就不会溃散!毛委员、卢总指挥,你们放心,有我胡德胜在,这红旗便打得高高的、稳稳的。部队看到红旗,士气便大增,敌人便会闻风丧胆……

胡德胜将红旗c在马鞍山山顶,深深地c进泥土,双手抱着旗杆,用整个身子紧靠着,红旗就像扎下了根,旗杆一动也不动。山风猛烈地刮过,那旗杆竖得笔挺的,直指蓝天。

她像一把冲天的火炬在跳跃,在燃烧,喷吐着耀眼的烈焰……

这时守卫在马鞍山阵地的战士,大都来自浏阳农军。他们依然穿着杂色的农民服装,其中那个穿军装的罗自杰,是借了杨小雪的军上衣穿着。

大多是新发的步枪,少数仍然握着梭镖和大刀。他们抢先进入山头阵地,准备反击来犯之敌。

大批敌人正在拼命地往马鞍山顶攀登。

敌人抢占马鞍山仅仅晚了一步,这时他们已经冲上了半山腰。灰色的敌军,就像灰色的潮水,向马鞍山漫上来。

冲在前头的三团二营战士,掉转头来,向山腰上的敌人开火,很快把敌人阻击住,使敌人抢占马鞍山的企图未能得逞。

但敌人不会放弃对马鞍山的争夺,占据了马鞍山和羊古脑两个制高点,便等于扼住了起义军的咽喉,起义军便面临被全歼的命运。

敌人又一次冲锋开始了。他们一边用强大的火力作掩护,一边派出几个尖刀连,分三路向马鞍山反扑上来。

战斗更加激烈,许多起义军战士壮烈牺牲,敌人的尸体也成片成片倒在山坡上。

一股敌人突破半山腰的起义军阵地,向山头急速爬了上来……

“冲呀!杀呀!……”最先冲上山顶的三团战士们,一声呐喊,冲向已经快要登上山头的敌群。有的用枪s击,有的挥起大刀和梭镖,和敌人展开了r搏战!有一个抢上山头不远处的敌人机枪手,正要扫s,但两军混战,无法开枪,他便红着眼,对着红旗疯狂地扫s!企图打倒起义军这面军旗!

电子书分享网站

第十章血战东门(7)

无数颗子弹狂风一般刮过去,子弹掠过旗杆,子弹穿过旗旌……

子弹从起义军旗手胡德胜的胸膛穿过,从他的头部穿过,从他的全身穿过……

但红旗依然稳稳地挺立,一动不动,飘扬的旗帜,发出一声声狂啸,像红色的火焰,熊熊燃烧……

胡德胜全身冒血,他双脚叉开,双手搂着旗杆,紧贴在自己的胸部,站成一个血糊糊的“人”字形,他的驱体,正像一个用血r铸成的力的雕塑,与旗杆凝在一起,一动也不动。

“胡德胜!……”一个战士冲上去,抱住他,不让他倒下,不让红旗倒下!

机枪还在疯狂地扫s……

又一个战士扑上去,扑在了战友的驱体上,紧紧搂着战友的身体,任凭机枪扫s。

接连冲上去七八名起义军战士,他们用血r之驱,围着旗杆抱成了一团。承受着疯狂的子弹的抚摸,他们紧紧抱在一起,筑成一个血r之驱的旗墩……

这些保卫红旗,宁可自己死也不让红旗倒下的战士,大多是浏阳汉子。

在红旗下英勇牺牲的十余名烈士的遗体中,在一名穿军装的战士即罗自杰的遗体下,有一个战士居然还活着,她就是杨小雪。

在杨小雪扑向红旗时,她的身后同时紧跟着罗自杰。在她扑倒的瞬间,罗自杰几乎是同时大叫一声:“小雪!……”便用自己的伟岸身驱,扑倒在杨小雪的身体上……

在无数颗子弹从罗自杰的驱体上进入的那一瞬间,他还下意识地伸手按了一下自己的腰部,那里放着用罗布手巾包着的两只月饼,还有四只粽叶粑粑。那是他特意从修水带回来,要送给母亲和妹妹的。他一直细心地呵护着,生怕那月饼和粽叶粑会弄坏了一点点。最终还是被无情的子弹打碎了,滚热的鲜血,透过月饼和粽叶粑,汩汩地往外流……

杨小雪开初试图从战友的尸体堆中挣脱出来,但丝毫也不能动弹,她全身是血,满脸是泪。一会儿便晕了过去……

敌人接连发起三次冲击,留下无数具尸体,还是没能占领马鞍山制高点。

那个疯狂扫s的机枪火力点,也终于被起义军战士端掉。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的军旗——镰刀斧头旗,被打得百孔千疮。但她没有倒下,依旧在东门的山顶上傲然挺立。她仿佛不是一面普通的军旗,而是旗之魂。

——她仿佛不是c在马鞍山的泥士之中,而是c在一个民族心灵的土壤上,经受着血与火的洗礼,飘荡着中国农民寻求生存之路的梦境,燃烧着生命的烈焰……

那么神圣,那么美丽。

这样的旗帜,是不可能倒下的。永远。

六、

三团二营刚刚打退冲锋的敌军,又一大批敌人漫山遍野地朝山上爬。

这时马鞍山左侧的树林里,忽然几声地动山摇的炮声,白沙镇和东门镇的农民支援队,在树林里架好了松树炮,还有廖才福那一架神奇的长龙炮,朝着山坡的敌人一齐开火。

一炮一炮在山坡上炸开,腾起冲天大火,每落下一炮,敌人便倒下一片。

紧接着,在马鞍山后围,到处响起急风暴雨般的枪声,那声响酷似重机枪,一声声惊天动地,和炮声连在一起,整个马鞍山被硝烟笼罩。当地农民组织将一家爆竹厂运来的大批爆竹,装进洋铁桶里燃放,“冲呀!杀呀!”的呐喊声,从树林里传来。敌人以为来了大部队,正在发愣的时候,三团二营的指战员这时一声呐喊,端起长枪、梭镖和大刀,如下山猛虎,朝敌人冲过去!

山坡上的敌人立即溃退下去……

可是,敌军越来越多,而且有一部分已经冲进东门镇边。

在此情况下,这支新建的农军部队很难抵抗,毛泽东感到不宜久战,指示苏先骏组织部队立即突围撤退。

但东门居于羊牯垴之下,要顺利突围,首先必须夺回羊牯垴阵地。二营在马鞍山打退敌人的进攻后,便与一营分两路进攻羊牯垴。

第十章血战东门(8)

此时,这支新部队攻坚的能力实在有限,除了一些“湘造”、“汉阳造”、“九响枪”这些陈旧的步枪外,多数人拿的还是梭镖和大刀。战士们冲到羊牯垴山坡上,一遇到密集的重机枪火力压制,简直无法前进,一、二营几次冲锋都败退下来。

接着,团部下了死命令,要一营和三营并力反攻,夺取羊牯垴敌人的机枪阵地。

三营长汤采之,身先士卒,率全营战士多次向敌人阵地发起冲锋。

在最后一次冲锋中,汤采之猛地跃起,高喊:“我们是共产党员,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战友们的安全转移,我们一定要夺下羊牯垴。同志们冲啊!”

他带领三营战士,不顾敌人的密集火力,不断发起冲锋,向山顶步步进。可是,冲到半山腰时,一颗子弹打中汤采之腹部,汤采之倒了下去。

不一会,汤采之被枪声震醒。他见战友们被敌人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就把流出的肠子塞回肚子,解下绑带扎住腰肚,使尽平生力气爬起来,大减一声“冲啊……!”带头往山上冲去。

隐伏在半山腰的战士们听见汤营长的喊声,又跃起进行冲锋。可是冲不了多远,汤彩之再次倒下去,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

牺牲了不少人,还是冲不上去。

激战持续到下午,四面的敌军又冲了上来,此刻没有办法再夺取羊牯垴。

毛泽东和团里领导研究了一下,认为只有借助于马鞍山还在自己手里,集中力量从山脚下向东北方向突围。

由于敌人控制着羊牯垴制高点,并向突围撤退的部队不断扫s,一路走,一路不断有人倒下去。三团剩余的人员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从马鞍山下渡过大溪河,分兵几路同时撤退:一路走浆坑;一路走粟子岗、土地坳;一路走长茅岗、小竹港,向上坪方向转移……

这时天色将晚,国民党军也不再追击,开始打扫战场。

一些掉队的起义军士兵被俘,许多被就地杀害,有些人则坚持战斗到最后。

团部的共产党员王隆祖,当时正患疟疾,突围时无法随大部队行动。为了不给部队行动增加负担,他在部队后撤时离开大部队,找地方隐蔽起来,想等病愈后再归队。

部队撤出后,他就隐藏在附近的茅草丛中,忍着疾病的折磨,一动不动地监视着敌人的行动。

敌人的搜索开始了,有两名敌兵朝着王隆祖隐蔽的地方走来,在离他只有几米远的地方发现了他。还没等敌人举枪,王隆祖先发制人,端起步枪左右两枪,当即将两名敌兵击毙。

枪声惊动了敌人,他们向王隆祖冲了过来。

王隆祖沉着地端枪,瞄准敌人s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

“弟兄们,抓活的,他没有子弹了!”敌人边喊边向前移动。

王隆祖为了不让敌人用自己的武器去杀同志,机智地卸下枪机,丢入远处的草丛中,然后镇定地坐在那里。

敌人冲过来了,发现他的枪没了枪机,就用刺刀对着王隆祖,恶狠狠地问道:“你把枪机藏哪去了?”

王隆祖轻蔑地看了敌人一眼,用一丝冷笑回答他们。

一个家伙气急败坏,对着王隆祖的大腿捅了一刺刀,咆哮着:“快说!”

王隆祖对着敌人大骂道:“你们这些狗东西,还有脸向我要枪机。要不是我病了,我要杀绝你们!”

敌兵一阵刺刀乱捅,这个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英勇牺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