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阅读(2/2)

在网上,我偶遇了8年前的初恋男友。他说自己做生意赔了很多钱,想一死了之,死前想见我最后一面。我们喝了很多酒,各自倾诉了生活的不如意。当谈到以前的甜蜜时,我又失控了。这一次居然被晓刚亲眼看见,真是倒霉透顶。我非常害怕他又赶我走,和我离婚,把一切都坦白了。没想到,最后他又原谅了我,而且还对我更加体贴。

我告诫自己,绝不能再犯错了。于是,我把精力全放在晓刚身上,用心打理家里的一切。然而,有些事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有个网友约我见面,他太会逗女人开心了,我们鬼使神差地开了房……

这一次,晓刚已经打好了离婚协议,只等我签字画押。头几天,妈妈听说我们要离婚,专门从老家赶来劝我。我知道她是为我好,可我不喜欢她,更别说听她的话。说起来,今天的局面与她也脱不了关系。

我妈妈漂亮能干,从小我就依赖她。我爸很忙,虽然一有空就会陪我,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工作。10岁那年,我发现妈妈背叛了爸爸。妈妈严肃地对我说:“不准告诉你爸!说了,就没人要你了!你想看我们离婚吗?”我害怕极了,赶紧胡乱点了几下头。那件事之后,我总是忍不住和妈妈对着干,好几次,我都把她气得掉泪。而且,我发现爸爸仍然很忙,一点儿也没察觉出妈妈的秘密,我觉得我爸爸也挺悲哀的。

懂得男女之爱后,我能理解妈妈,可就是无法和她搞好关系。这次她劝我珍惜婚姻,我就故意刺激她:“先管好自己吧……”她听了,脸一阵红一阵白,转身就回了老家。想来,我真是不孝,和妈妈关系不好,老公也要离我而去。我也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可幸福怎么这么难?

专家回复:

1、谁在推动妻子的的事

心理学的研究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两类。内控型的人认为许多事情是因为自身原因而引发,认为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外控型的人常常将事情归结为外部的原因,认为生活无法自主,于是放纵自己过着消极颓废的生活。

蔡晓刚和方少虹分别符合内控型和外控型的特征。蔡晓刚面对妻子多次的事,虽然内心十分愤怒,但最后他都将原因归结到了自己身上,不断地选择了妥协和迁就。这种看似为妻子着想的行为,却强化了妻子更多地索取。

方少虹比较单纯,从小依赖母亲,使她缺乏自主、自控的思维和能力。一旦丈夫没有满足她的需要,或她感觉自己被忽视了,便把问题归罪于丈夫。这类外控型的人常常会认为:“如果你不这样,我怎么会那样?”言语中全是对对方的埋怨,似乎一切均与自己无关。

蔡晓刚不断地妥协和原谅,更加印证了方少虹的想法:我的事不是因为我不好,而是因为你对我不好。另一方面,方少虹发现母亲的事后,被母亲恐吓,使她不知道如何去释放负面的情绪,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沟通。结婚后,她只会用的事的方式来表达不满,而这种方式,正式复制了她母亲的婚姻模式:忙碌的丈夫,背叛的妻子。

2、掌握婚姻的界限

蔡晓刚要做的,首先就是给婚姻设定一个底线,如果超过底线,妻子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其次,既然妻子渴望激情式的爱恋,就多向妻子表达爱意,满足她被爱的需要。比如工作忙的时候,经常打个电话、发条短信,出差时带点小礼物。另外,要放下对所有事情大包大揽的想法,让妻子去面对她需要承担的责任。

方少虹首先需要正视自己的心理创伤,向母亲坦诚幼年的伤害与痛苦,对母亲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她还要意识到,很多东西并不是丈夫必须给予的。要学会爱别人,而不是一直索求丈夫的爱。当内心空虚的时候,要主动和丈夫沟通,学习一些沟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她需要充实内心,扩大人际圈、培养兴趣爱好,学会对自己的时间负责,而不是让丈夫对此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