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记忆,有时也是痛苦的(1)(2/2)

“他娘很年轻啊。“李向东问道。

“那是他的后娘。”李冰答道,“他亲娘早就死了,这是他爹娶的后妈,比他大三四岁左右。怎么?你听到什么消息了。

李冰反问道。

“没什么。我只是想多了解他一下。“

“其实峰哥以前还是本村最帅的人,只是后来考不上大学,才混到这种地步。”李冰感慨的说道,“我还记得那天夕阳时分,高峰回到小村里。

那天,我正好在渡头边闲逛,只见峰哥背着一大包行李在对岸叫渡,老李头用船渡他过河,站在船头的少年迎着夕阳,目光苍茫。老李头就问他:‘考试成绩出来了?考上了没?’

峰哥没有说话,目光依就苍茫,老李头叹了口气,就不言语了,专心致致的划船。

两天后全村的人都知道了,村里这个最英俊的少年没有考上学校,结束了自己的学生生活回家务农了。

这就是命!咱们村里的人就没有这样的命!村里人都这么说。

回村的峰哥整天沉默,除了帮娘做点农活,村里人很少看到他,每个夕阳时分,峰哥就来到渡口边,听老杜拉琴。

不久之后,峰哥成了老李头的忠实听众,也是唯一的一个。

拿他老娘的话说——你拉的琴只有高峰这种怪人才会听!

每次听完老杜拉琴,天都黑了,黑夜里的渡口死一般寂静,峰哥和老李头说会话,直到老李的老婆来给老李头送饭,峰哥才离开,慢慢地回家村里,饭一般都已经做好了摆在桌子上。

刘小玲守在旁边等儿子吃完饭,才会去前屋的周婶家看电视,村里有电视的人家依旧不多,峰哥讨厌电视,上面那些光怪陆离的大都市和多姿多彩的现代生活让他觉得无比痛苦。

小村的夏天是寂静的,也是炎热的,刚从学校出来的峰哥无法忍受这种寂静的炎热,他想整天不出门,可是又不能不出门,父亲常年住在学校里,家里的农活他要完全承担下来了,否则,村里人的口水会把他淹死。”

“我听说他和他的后娘……”李向东不敢直接问。

“这不是什么秘密,我想除了他爹,村里人没人不认识的。”李冰答道。

李向东得到这样的答案感到很吃惊。

“别看这里靠近县城,乡下的人很愚昧!”李冰很感慨的说道。

这点李向东很是赞同他的。

...